做一位心理健康的特教教师
作者: 田宁 张园园“事情永远那么多,备课、讲课;和家长交流情况;和学生一起学习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新学期换班级展板;各种节日和活动需要制作手工作品、手抄报等等。更别说特殊孩子的问题了,这个尿裤子了,那个突然哭了,真让人琢磨不透。我简直要崩溃了。”
“我父母都不理解我的工作,我解释了很多遍都不被理解。怎么办?”
“是不是不管我怎么努力,孩子们都不会变好?我所做的,真的能帮助他们吗?”
和同事在一起,时常听到这样的话,无助、无力、焦虑不安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有的同事身上还出现了明显的“焦虑特征”。比如睡眠障碍,晚上难以入睡,睡不安稳,整夜做梦都是在“上课”;陷入自我怀疑,为什么别人都不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反复倾诉,凡是和特殊孩子沾边的事,向身边人反复说,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某个小朋友又哭了!”“某个小朋友居然咬我的手!”“某个小朋友送我一幅画!”……
如果特教老师长期处于焦虑、烦躁不安的状态,不仅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影响对学生的教育。
多年的特教工作经历,令我深知其中的不易,更深知其中的乐趣。初入特教那几年,我也曾郁闷、焦虑,甚至想逃离,但干着干着,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这项工作。我之所以有这样积极的转变,掌握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好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学生的问题,要冷静处之
特殊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好转的,我们不可以钻牛角尖,宜冷静处之,以平常心看待。
我曾经接手过几个中度自闭症的孩子,情绪问题特别严重。比如:硕硕的小脾气让人难以捉摸,总是突然爆发,爆发的时候喜欢摔东西;每次上课点名时,总有学生不配合喊“到”,也不配合我完成其他教学活动;有的学生总是在课上哭闹,怎么说都不听……
我并不急于让学生改变,而是耐心观察。我发现硕硕不喜欢嘈杂的环境,在课堂上,周围的声音会刺激到他,引起他的情绪爆发;同时我发现他喜欢剪纸,在剪纸的时候他的情绪总能恢复平静。于是我做了两件事:一是,上课时尽快让教室恢复安静;二是给他创造条件,送给他许多剪纸材料等,让硕硕在学校和家里都练习剪纸。
现在硕硕已经多次参加了剪纸比赛,经常获奖。
若是学生不肯配合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走到学生课桌前,引导学生互动,而不是放任不管,或者一味与学生僵持。
当学生出现哭闹、摔东西等行为时,教师不妨仔细观察、冷静分析学生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再对症解决。如果学生哭闹不止,教师可以请同事协助,暂时将学生带离教室,放松心情,缓解情绪,之后再寻找哭闹原因。
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们面对的是身体、智力、精神等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群体,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关心照顾他们的身体和衣食住行。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和教育状态下,我们很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或焦虑,或不安,或抑郁等。
此外,学生的特殊性使得特教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由于很难在教学领域培养出特别优秀的人才,我们很难获得普校教师那样的教学成就感,心理落差很大。
还是那句话,特殊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有好转的,环境通常也是无法选择和改变的。我们应从改变自身出发,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 从工作中寻找自我满足点
特殊孩子的进步往往是微小的,只要我们肯细心观察,一定能够发现。特殊教育上的成功往往也不是巨大的,而是一点一滴凝聚成的,我们要能发现这些微小的成就,体验工作中的快乐。
● 专注工作,增强自信
工作时专心投入,学会适应所处的客观环境,也是我们调节心理的又一方法。教学中设置的目标,应当是较易实现的短期目标,这样学生也容易取得进步和成绩,有助于我们增强信心。对于个人成长,应当设置长期目标,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增强自身实力与自信。
● 创造美好“10分钟”
在紧锣密鼓的工作间隙,学会为自己创造美好。比如,和学生接触了一个上午,让你感到有些心累,不妨到户外散步十分钟,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伏案工作许久,听一段放松音乐,闻一闻花香。10分钟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却足以让你感到美好。
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兴趣爱好能充实生活,让自己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业余时间,我们可以打打球、爬爬山、听听音乐、钩织小物件等。投入到自己喜欢的爱好之中,你会发现之前令你烦恼的事情已经暂时被你抛在脑后,甚至烟消云散。
这里我特别推荐一件事:读书。
特教老师应该多看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报纸,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和提升我们的素质。比如:《靠近另类学生》《现代特殊教育》《中国残疾人》等等。
另外,适当读点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是非常不错的。推荐一本《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积极认知过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点、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致力于探索人类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阅读此书,你会对生活有更积极的认识,更积极的体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许多特教老师会受“特教老师怎么能和普校老师比呢?”“不管怎么努力,那样的孩子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特教老师成天面对的都是问题孩子,时间长了,估计自己也出问题了。”等等外在的、不公正的、不客观的评价。
我们去争论、去辩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对得起我们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初心?
热爱特教教师这个职业,同时愿意帮助特殊孩子快乐幸福地成长,让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这应该是所有特教老师从业的初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论别人是否理解,不论外界有多少质疑、不信任的声音,都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作为特教教师,我们要始终牢记特教人的使命,不忘育人初心,带着爱与责任继续砥砺在特殊教育的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