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煤气灯效应”,防范精神暴力

作者: 任小丹

警惕“煤气灯效应”,防范精神暴力0

作为关系暴力的新形式,“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操纵”,是一种隐匿的、长期的、危害较大的情感操纵方式。“煤气灯效应”没有性别限定,可在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中出现,比如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同事关系等。

近几年发生的广受社会热议的自杀/自伤事件中,不乏有“煤气灯效应”的案例,最典型的是发生于2020年北大女生的自杀事件。下文将对“煤气灯效应”进行解析,以明晰此效应是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发挥情感暴力作用的。

“煤气灯效应”的概念

“煤气灯效应”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使用否认、误导、矛盾或错误信息试图破坏被操纵者的心理稳态,使被操纵者对自己的记忆、感知或判断产生怀疑。被操纵者可能产生认知失调或自卑心理,从而依赖操纵者来获得情感支持和认可,严重者会精神崩溃甚至自杀。

“煤气灯效应”这一概念最早是1969年有学者提出来的,其灵感来自电影《煤气灯》。该电影讲述了丈夫是如何孤立新婚妻子,并让她相信自己疯了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丈夫采取的方法就是将煤气灯调得忽明忽暗,然后坚持告诉妻子,那是她的幻觉,他的目的是摧毁妻子对自我和日常生活的认知,混淆、扭曲她对现实的判断,从而接受丈夫施加给她的“现实”。

“煤气灯效应”的相关研究

在心理学层面,“煤气灯效应”涉及从操纵者到被操纵者精神内容的投射与内投,当受害者开始认同被投射的内容时,这些内容就会产生破坏效应。

从社会学层面,有学者调查了家庭暴力案件中的男性犯罪者,发现他们普遍认为妻子在夸大和伪造暴力事实,部分施虐者甚至会编造妻子不忠的事实,并试图说服妻子相信。社会学家认为这样的操纵行为给女性制造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可能会使女性陷入被歧视和绝望的恶性循环。施暴者通过“煤气灯操控”来削弱女性的自尊心,从而建立其自信。若通过这种手段构建亲密关系失败,则会导致更深程度的操控甚至暴力行为。

然而,受害者会反常性地替施暴者进行辩解,可能的原因是社会价值取向使女性认为两性亲密关系属于私情,羞于向他人诉说,尤其是遭受暴力对待的事情,一忍再忍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常见的方式。在传统文化氛围下,女性将亲密关系暴力正常化是自卫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建立在多元性恐慌的基础上——害怕失去孩子或家庭、害怕亲人向自己施加压力、害怕受到公众的指指点点或者受到更大的耻辱等。

“煤气灯效应”的实施过程

“煤气灯效应”来自双方构成的一段关系,一方是操纵者,他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受害者的自我认同,使受害者在自我考验、自我评价中破坏对自我的认知;另一方是被操纵者,她习惯于让操纵者来定义自己的现实世界,并期许得到对方的认可和赞同。这段关系的出现和维持可以细化为建立不平等的关系、诱导对方欲罢不能、自尊被摧毁和情感遭虐待。

操纵者往往运用情感操控策略来侵蚀被操纵者对现实的认知,从而实现控制目的。让被操纵者贬损自己的价值,以此来实施精神虐待。

在这个过程中言语攻击是至关重要的。操纵者的动机是维护自己的自尊,他们往往无法容忍自己的行为和对事物的认知受到批评,他们有强烈的欲望想要无效化被操纵者批评指责自己的能力,并希望被操纵者认可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特别是在涉及二者关系的问题上。

同时,操纵者会在跟对方建立比较稳固的关系后实施言语上的暴力,比如羞辱、批评、指责、讽刺,或无视。

某些看似操纵者“无意”的言语表达,对于被操纵者而言会使其将这些言语归因于自身的性格缺陷或能力不足,不加区分地接受操纵者的评判,将操纵者理想化成自己的“依靠或支柱”。

如何远离“煤气灯效应”的危害

1客观、充分地认识自己,并接纳当下的自己

作为现实中的社会人,我们或多或少和理想中的自我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不代表我们不优秀,不值得被爱,反而是指引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指路牌。

我们要尊重自己的优点,更要接纳自己的缺点,因为这是我们独特的特征。这种特征不应该被当作评判好坏的标准,更不应该成为别人操控的工具。

2拓展、丰富社交圈,切莫疏离人群

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忙于各种家庭或工作事务,往往是两点一线或者三点一线的状态,社交圈会变得比较狭窄,较少和人接触,甚至疏于和外界交流。

要想有效地抵制“煤气灯效应”的发生,疏离人群的情况是要尽量避免发生的,因为社交可以开拓人的眼界和认知,并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明确自己的认知状态和建立获得帮助的可能性。

3尝试自己做决定,拒绝一味讨好他人

《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有种人不敢做决定,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失败者,也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失去被认可的机会。这种人认为成长是阶段性的事情,人长大了就没有再成长的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

警惕“煤气灯效应”,防范精神暴力1

人是需要终身成长的,在不同人生阶段我们所面临的成长任务是大不相同的。做错事或者做不好事只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并不代表着我们是失败的、无能的、不值得被喜爱的,这种状态反而是提升自己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得到认可,我们需要尝试自己判断,自己做决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