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游世界中追求完美的心理教师

作者: 钱淑君

沙游世界中追求完美的心理教师0

个案情况简介

H是一名年轻的初中心理老师,兼任班主任。在一次教研活动中H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带她体验沙盘游戏。

H自述工作十分努力,为了帮自己所带的成绩最差的班提升成绩可谓费尽心力,但仍然得不到一些学生的理解与认可。因此她觉得自己难以胜任班主任工作,同时苦恼于自己的心理学科专业发展受到班主任工作在时间、精力上的牵扯而停滞不前。此外,近期她精心准备的一次课程比赛结果不理想,让她很失落。

我发现无论是她在班主任工作中产生的烦恼,还是她参加比赛落选时的失落,她产生的不良情绪都源自她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被充分认可。H体验沙盘游戏咨询的核心诉求在于缓解自己因为不被充分认可产生的悲伤、挫败、懊恼等负面情绪,识别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从中获得心灵成长。

个案处理思路及过程

1给同行做沙盘的难点

由于H也是一名心理老师,给H这位同行做咨询时有以下两个难点:

第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双重关系。我跟H都是区域内的心理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中指出,在双重关系不可避免时,应采取一些专业上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双重关系不会对寻求专业帮助者造成危害。对此,我向H说明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对咨询带来的挑战,我表示一定会坚持做好保密原则,H十分理解,并与我一同签署了一份知情同意书。在这份知情同意书中,我声明了我们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保密原则和咨询师的真诚态度。

第二,H本身的专业背景可能会给咨询带来挑战。由于H也是学心理学的,明白心理咨询的一些技术,这可能会使得她在咨询中出现更多的心理防御。不过H表示自己并未接触过沙盘游戏,对此不了解,这让我对咨询有了更多信心。沙盘游戏本身的魅力能够帮助来访者绕过内心的防御,将问题通过沙盘游戏外显,并通过与咨询师的讨论分析,帮助来访者探索和梳理问题的成因。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H的专业背景带来的好处,比如说她可能领悟性更强,更能理解与配合。

2个案情况分析

不同于一般情况下谈话式的心理咨询,沙盘游戏治疗本身是一种通过非言语交流方式来探索人的无意识的过程。来访者在进行沙盘游戏的过程中一般是不会与咨询师进行交流的,作品完成后咨询师会与来访者针对沙盘作品进行交流分析。

3第一次沙盘过程及分析

在第一次沙盘游戏中,H通过沙盘游戏表达了许多重要的元素。她摆放了代表老家和亲朋好友的房子,展示了她的情感需求。她构建了一条小溪、贝壳和鹅来创造宁静的氛围。她把自己放在画面的中心,周围是班上的学生、地球仪和沙漏,代表知识和时间。她的好朋友也在旁边支持她,尽管因为工作繁忙而疏于联系。她还展示了交通便利的地铁站和自行车,代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左上方是小时候的H、父母和弟弟,而自行车让她回忆起了纯真的学生时代。

我就沙盘画面的中间部分与H展开了讨论。在沙盘游戏空间配置的意义中,中部代表的是个体现实的自我状态,H的摆放情况与之是相符的,摆放的过程也是她梳理自身现状的过程。

在班主任工作中,H认为自己的付出应该得到所有学生的理解与认可,“所有”表明了她存在不合理信念。在课程比赛中,她其实是一个工作年限比较短的教师,但她却期待自己一定要取得好成绩才行。H不仅对自己要求完美,这种要求也容易加之于周围人身上,比如学生。

经过讨论,H慢慢领悟到其实自己的确不该过于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把握好,要给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留下更多的时间,不要太心急。比赛的经历也让她反思到过于追求完美反而容易得不偿失。

值得注意的是,H在沙盘作品中呈现出“弟弟和父母站得更近一些,且他们之间是面对着的,而H朝着弟弟,与父母的距离远一些”。

在H说完儿时的经历后,我与H讨论到了她的完美主义与她儿时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当感到父母更加重视弟弟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失落的,于是她努力通过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完美,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重视。

(在下篇中将会继续介绍第二次沙盘的情况及技术要点分析,敬请期待。)

沙游世界中追求完美的心理教师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