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作者: 袁泉

如何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0

6岁的亮亮在生活中一点挫折都经受不住。和爸爸下棋输了就会哭闹不止;在学校里面没有竞选上小组长,回家就和父母发脾气;数学课上被老师批评了一句,之后就拒绝上数学课了……

不少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出现了像亮亮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可能会有疑问,现在的孩子怎么都变成温室里的花朵了呢?原因是孩子缺少抗挫折的能力。

抗挫折能力在心理学中又叫做心理韧性、复原力或心理弹性,指的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生活压力时依然适应良好,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研究发现,相比成人,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的表现更差,也就是说儿童更容易在面对困难时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们在生活中要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困难和挑战,他们从小要学习多门功课和各种技能,要和同龄人竞争,家长、老师的期待和要求也会让他们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培养孩子面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非常必要。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孩子才能够在遇到挑战时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调适,进而在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等方面有积极的表现。

那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给孩子提供适当的自主空间

在和亮亮的父母深入沟通后了解到,亮亮小时候被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会在第一时间帮亮亮解决,因为父母觉得亮亮的能力还不足,让亮亮自己去解决问题太浪费时间了,还是父母提供帮助更加高效。

父母的做法使得亮亮从来都没有机会真正尝试应对困难,自然也不会发展出抗挫折的能力了。

1允许孩子在小事上自主做决定。对于亮亮的情况,家长要学会适当“放手”。如果孩子总是听大人的话,自己不思考解决办法,那就会一直没有应对困难的能力。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体验适当的挫折,这就好比接种疫苗,孩子在小的时候提前接触小剂量的挫折“病毒”,长大后才会有应对各种挫折的“抗体”。

2给孩子树立规则也是必要的。孩子如果没有规则意识,会认为所有人都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如果事实不是这样,就会感到挫败。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或者必须要遵守的,但具体怎么做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比如家长可以规定孩子每天可以看半小时的电视,让孩子来决定这半小时怎样分配。对于孩子过度依赖的请求,家长要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可能确实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所有任务,所以在孩子应对挑战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一旁,在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提供支持和保护。

如何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1

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

家人们对亮亮寄予厚望,亮亮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爸爸妈妈安排满了学习日程,数学、英语、钢琴、编程、书法、绘画一个不落。父母在亮亮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让他学习小学三四年级的课程,也总是用超前的标准来要求亮亮,在亮亮达不到要求的时候会非常严厉地督促,因为父母觉得严格管教才能让孩子领先在起跑线上。

谁知这样超前的要求让亮亮感到压力非常大,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待,亮亮渐渐地开始不努力了……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亮亮面对父母超前的要求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满足父母的期待,因此采用了回避的应对方式。

● 家长要帮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心。需要避免让孩子挑战难度过大、明显超出胜任力的任务。因为如果任务难度过大,孩子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付出努力却得不到任何成就,就会对挑战任务丧失信心。

● 当孩子没有做好的时候,家长要就事论事,不能采取“收回爱”的方式。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只是没有完成好当前这一个任务,并不意味着自己是无能的、是不值得被爱的。也就是我们要避免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你要是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而是说“你这里还有一点提升的空间。”“爸爸妈妈不会因为结果不好而不爱你。”

● 家长们也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要多赞美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将关注点从孩子的缺点转移到孩子的优点上,这样孩子也会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从而更加积极努力地提升自己不足的地方。

家长在赞美孩子的时候,要多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评价事情的结果。因为不管结果如何,努力的本身就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让孩子意识到努力的过程最重要,而不是自己一定要把事情做成功不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