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生活中,点亮内心的自由

作者: Meiya

在忙碌的生活中,点亮内心的自由0

在快节奏的高压城市生活中,作为一个有孩子的中年女性,我愈发感到时间根本不够用,也很难找到一块稍微完整的,真正属于自我的时间。

我曾患上产后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感自我被孩子吞噬。那个时候,我的精神陷入了一种绝望: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后来,经过诸多调整,我才从这种绝望中走出来。

现在孩子马上要4岁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依然是那么忙碌,属于我的自由时间依然是那么少。但我已经能从这样忙碌的、缺少自由的生活中获得内心的支撑,对自我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并不需要太多自由,而是需要工作

从小,我就喜欢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满满当当,寒暑假我会安排好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出去玩。我喜欢生活忙碌而充实的感觉,所以20岁出头时,我可以做到白天在广告公司上班,晚上回家写作,周末出去兼职。

这样的生活当然很累,但我知道自己一天的努力,一定会完成一些事,创造一些什么,或者改变一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也开始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实干中获得了很多自信感、价值感和支撑感。

我偶尔也会安排休闲活动,但是如果长时间无所事事,我便觉得迷茫和焦虑。

所以我想我需要自由,但又不需要太多的自由,而是需要用工作把大部分时间填满。

我在咨询中遇到过一些来访者,他们因为没有工作,或者生活太过轻松、清闲而感到无聊、空虚、痛苦。还有,由于疫情的反复,很多人因为无法应对不需要上班带来的大段自由而变得焦虑、烦躁。

人很难驾驭很多的自由。

弗洛姆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说,作为一个自由的原子,人会千方百计地逃避自由,因为人承担不了自由带来的重担。

他说:“他自由了,但这也意味着:他是孤独的,他被隔离了,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他没有文艺复兴时代资本家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也已失去了与人及宇宙的统一感,于是他被一种个人无可救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笼罩。”

针对这种痛苦的解决方案是:“如果个人通过自发活动实现自我,并把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他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原子,他与世界便成为一个结构化整体的一部分;他有自己的正确位置,他对自己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不复存在。这种怀疑源于他的分离状态和生命受阻,只要他自发而不是强制或机械地活着,怀疑就会消失。他意识到自己是个积极有创造力的个人,认识到生命只有一种意义—— 生存活动本身。”

所以,如果太多的自由会让你感觉焦虑和孤独,不妨也和我一样自发地去工作,去劳动,带给自我一种踏实的存在感。

生活结构是一个人情绪的容器

对于那些抑郁、焦虑的来访者,我常常需要让他们恢复到之前的生活秩序和结构之中。

比如有的人抑郁了,感觉很糟糕,他就选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或者宅在家里不出门,而这样的行为方式其实又加重了他们的抑郁。

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鼓励他动起来,比如出门散散步,做一些之前喜欢的事情等等。

一旦他开始行动起来,情绪就会获得改善。

一个人一旦开始做事,他漂浮与混乱的情绪就会被事情固定下来,整个人似乎也被固定和支撑着。

我的朋友安安,几年前,因为父亲重病住院,还叠加自己的婚姻危机,与丈夫陷入长久的冷战,她的情绪很糟,常常在深夜崩溃大哭。

但是那段时间,她依然尽力每天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早起做早饭;认真工作;下班之后去医院看望老父亲;公司里同事聚餐,她也参加……

就这样竭力保持着生活的结构与秩序,三个月后,安安的父亲顺利出院,与丈夫的关系也有了一丝转机。

她说:“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起到了安抚我情绪的作用。”

对此,我深有同感。多少次当我陷入情绪漩涡时,都是因为有事可做将我拉了出来。当我状态不好时,打起精神做事,情绪就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消解和处理了。再回头看,会发现那些让自己情绪痛苦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所谓“情随事迁”,就是当你去做了一些事情,改变了一些情况,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我们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行动,同样的,我们的行动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所以,当有一天你的心情不好时,或者当你遭受命运的无情打击时,请试着坚持去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尽力维持自己生活的结构、秩序和节奏,不需要多久,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你的心情和生活都会变得更明朗和辽阔。

哪怕缺少时间与空间,我们依然可以享有内心的自由

在彻底意识到孩子18岁离家上大学之前,我在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多少自由时间,我反而开始在这样的限制中找到了一种满足。

我开始练习在生活的间隙中享受仅有的自由,享受生活的点滴快乐。

比如:忙碌了一周,利用周末带孩子去野餐;急着出门前的一分钟,擦一支喜欢的口红;在两个咨询个案的间隔里给自己泡一杯茶;在步履匆忙的路上,为路边的几丛紫罗兰逗留两分钟。

正因为忙碌,休闲才显得更珍贵和有意义。正因为时间不够用,那一分一秒的快乐才会更加令人珍惜。正因为自由太少,那点滴的自由享受起来就分外满足。

作家蔡颖卿的书《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中有一段话,很接近我的这种感受:

对于一个女性的限制,我当然深有所受。无论是生理、时间,还是行动上,人人口中自由是从少女到人妻、人母愈变愈少的。但是,当生活启动转化的过程,在自己习惯于“有定义的自由”不断减少的同时,我却被许多无法形容的所得满足了。例如,在时间穷得发酸的一刻,看到自己竟能安然珍惜一分一秒的益处;在家人病乱不安时,能自信稳下大小事情;我发现,原来自己的静默与耐力是可以改变幽暗,可以点亮生活的。于是,属于女性特别的生活便以不自由与自由的一体两面,辉映在我的认知里。

越是在忙碌与限制的生活中,我们越需要点亮自己的生活。

弗洛伊德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和爱。

在忙碌的生活中,点亮内心的自由1

愿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行动中收获新知和内心的力量,在忙碌与限制中,点亮自己的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