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街舞女孩

作者: 房萌

轮椅上的街舞女孩0

15岁的小熙,身材高挑、长发飘飘,最大的爱好就是跳街舞,伴随着健身房的动感节拍,在舞蹈镜中看到那个有活力的自己,舞动的快乐可以使她短暂地忘却烦恼。一年来,面对紧张的学习、父母的矛盾,小熙经常闷闷不乐,努力做好自己,让父母少一些争吵。

三月下旬的一天,小熙放学回家,看见爸爸在客厅抽烟,妈妈在卧室哭泣,小熙突然感到看不清东西、一切都变得很模糊。父母带其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第二天一早,小熙的视力恢复了,但又出现了新问题。小熙感到双腿没有知觉没有力量,只能软软地躺在床上。颅脑核磁共振、肌电图,一系列检查仍然没有能解释小熙“瘫痪”的原因。一个月过去了,小熙在家仍不能走路,但奇怪的是,每天下午她都让妈妈推着轮椅带她去健身房,随着音乐韵律,小熙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走进同伴中间,跟着跳了起来,可是回到家,却又瘫在床上。几家知名医院都没检查出异常,有医生建议小熙到精神科看看。

小熙得的是什么病呢?

面对精神科医生的耐心沟通和专业问询,小熙说出了压在心里很久的秘密。从小学起,小熙就觉得没有得到过别人的认同,爸爸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缺点,妈妈也很少表扬,自己总感觉生活得小心翼翼,虽然街舞跳得很好,但依然自卑,想参加学校社团,又怕被拒绝。近两年,爸爸没有上进心,经济压力很大,妈妈爸爸经常争吵,时间长了,爸爸要么不回家,要么就是玩游戏,也很少跟自己说话,家里的气氛除了冷漠就是争吵。在心里,小熙其实是责怪爸爸的,一想到爸爸的种种不好,小熙就感到心口疼痛。

那天放学回到家,小熙看到父母的状态,很担心没准哪天他们就会离婚,当时就突然感到如鲠在喉,出现了后来的情况。看病时,爸爸问医生小熙是不是装的,小熙觉得很委屈,因为不能走路的确是因为感觉双腿一点都抬不起来,哪怕想去卫生间都没办法自己站起来走过去,自己也很奇怪在健身房和在家里判若两人。但自从生病后,爸爸妈妈之间的争吵确实少了很多。

通过小熙的异常表现和心理活动,精神科医生考虑是精神科的一种疾病,叫作转换障碍。这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随意运动和感觉功能的障碍,是患者不能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具有象征意义的转换。

转换障碍有哪些病因?

有易感素质的人遇到了引起精神心理变化的事,这是疾病发生的两个条件。所谓易感素质,指的是患者具有爱幻想、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受到他人暗示或自我暗示、表演性的性格特质。各种不愉快的心境,如气愤、委屈、惊恐、羞愧、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

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躯体症状往往是内心冲突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从而使患者免于焦虑,在专业上叫作原发性获益;而患者往往表现出一种对症状“不着急改变”的态度,让人感觉患者似乎并不关注躯体功能的恢复,而是从中获取某种社会利益(继发性获益)。尽管患者本人通常意识不到症状与获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却是由患者未觉察到的动机促成的,患者有了这类症状便具有“病人身份”,可以享受“病人权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改变,正如文中的小熙,而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

转换障碍有哪些表现?

转换障碍的症状五花八门、变化多样。有的表现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丧失;有的表现为瘫痪、不能站立、不能行走、抽搐、异常动作,但是没有提示器质性病变的肌张力及腱反射改变或阳性病理征,即这种瘫痪没有与之相吻合的身体病变;还有的表现为缄默失音。有位男生在学校下楼梯时当众不小心踩空摔倒,结果回家休养一个月没说过一句话,做任何事都用笔进行交流,但患者貌似一点也不着急也不惊讶,似乎也并不感到由此带来的生活的不便。

转换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诊断标准如下:

A.有一个或多个感觉或自主运动功能改变的症状B.临床检查提供的证据显示,患者的症状和已经掌握的神经科或内科疾病特点相悖。C.患者的症状或缺陷不能用另外一种医学疾病或精神障碍更好地解释。D.患者的症状或情绪在临床上造成显著痛苦或造成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损害,或有必要进行医学评价。如症状存在短于6个月为急性发作,6个月或更长时间为持续状态。

转换障碍该如何治疗?

心理治疗是转换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暗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帮助患者疏泄苦闷情绪、恢复躯体症状、了解个性缺陷、认识发病原因、引导其用理性的态度和行为应对内心冲突。

轮椅上的街舞女孩1

除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苯二氮䓬类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针灸、电刺激治疗都是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哪些因素会影响转换障碍的预后?

转换障碍可能会反复发作。一方面与患者的气质个性有关,那些具有易感素质的人会更容易反复发作;另一方面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果童年遭受过虐待或忽视,则病程更容易慢性迁延。处于病人角色的时间越长,退行行为就越明显,则预后也会越差。

面对转换障碍,家属应该注意哪些?

作为家属,首先应当理解这是一种疾病,应当寻求专业的治疗;其次,在态度上应避免惊慌失措、过度围观、过分关注、讨好迁就、不适当强化;最后,应该了解长期住院或长期居家休养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理解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正确的引导,是家属努力的方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