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胸闷发抖背后的真相

作者: 马志国

女孩胸闷发抖背后的真相0

心理困扰:孩子的病究竟怎么回事?

这一天,我如约接待了女孩文静一家三口的来访。

为了便于了解情况,先跟文静父母做初步沟通。文静母亲介绍说:“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想到现在却病了。起初,主要是闹胸闷,闹胸口难受,医生检查说心脏没问题。随后,又开始闹失眠,晚上总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说总是胡思乱想的。到后来,越来越让人担心了,除了胸闷、失眠,还出现了一个吓人的症状——只要情绪一激动起来,就会浑身发抖,特别是两手发抖,就跟遭受惊吓那样,惊恐万状的样子总让人担心是不是精神失常了。最后看了精神科医生,医生给开了抗抑郁的药。孩子吃药后,感觉只是睡眠好些了,别的好像没管用。最近这些日子,孩子总会因为这些症状,说在学校待不了了,让我把她接回家来。总感觉孩子的问题不是吃药解决的。这不,终于联系到您,就赶紧找您来了嘛。”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大约有多长时间了?”

“最早闹胸闷,还是初中的时候。闹失眠是到了高一之后。像受惊吓那样的浑身发抖,大约有三个月了。孩子的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心理探究:他们打架吓得我浑身发抖

综合前面的情况可以判断,文静的症状不是躯体疾病,而是躯体化现象,是遇到了心理困扰,让心病跑到身上来,出现了失眠、胸闷、发抖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现在的关键是要弄清楚,文静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心理困扰。

于是,我明确告诉文静:“你没有病,也没有抑郁症,你只是遇到了让你困扰压抑的事。请先说说看,三个月前,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文静伴着泪水断断续续地诉说起伤心的往事:“三个月前的那天晚上,爸爸从外面喝酒回来,又和妈妈打了起来。我害怕极了,吓得连哭都不敢哭,浑身发抖,心惊肉跳,吓得跑进自己的屋子。忽然,外面传来更大的打砸声,还有爸爸抄起菜刀的声响,吓得我几乎跳起来。我忽然打电话叫来了舅舅,他们的一场‘战争’才算结束。过两天,他们好像没事了,我却止不住地胆战心惊。从那之后,我听到谁大声说话,哪怕听到笔掉地上的声音,都会吓得浑身哆嗦……

“我就是这样在父母的争吵打骂中长大的。为了我,妈妈常常会忍住不跟爸爸打了。可我还是常常看到爸爸酒后发疯似地打闹,看到妈妈的眼泪。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我甚至想过,他们这样真不如离婚算了。我还常常想,自己将来不结婚,不要孩子。晚上躺在床上常常一个人流泪……”

心理解析:父母战争上演了恐怖片

至此可以进一步判断,文静没有抑郁症,至多可能出现过抑郁状态。抑郁症是内源性的,而抑郁状态是外源性的,就是说是有现实生活上的原因的。

那么,引发文静心身病症的现实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原因就是极其糟糕的家庭心理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最不好的,是冲突型家庭氛围。在冲突型的家庭氛围中,父母经常发生冲突,甚至爆发“家庭战争”。父母战争,最输的是孩子。这样的家庭氛围,甚至比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危害还要大。不妨这样打比方,父母打架,父母之间的“战争”,要么是给孩子上演教学片,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粗鲁好斗富于攻击性;要么是给孩子上演恐怖片,让孩子在心惊肉跳中变得惊恐害怕缺乏安全感。最终让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了孩子的整个人生。

显而易见,文静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冲突型家庭氛围中。残酷的父母“战争”,对于她成了最恐怖的恐怖片,让她在长期的恐怖中变得惊恐害怕,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了她的种种身心症状,成了“病人”。可以说,文静的问题,是冲突型家庭氛围的牺牲品。这再次验证了一个规律: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往往在父母身上。

心理对策:努力改善家庭心理氛围

要帮助文静走出心理困扰,父母必须从改变自己来改善家庭氛围。

首先是要解决认识问题。

为此,我跟文静父母沟通了上面的意思,然后直言道:“文静没有病,如果说文静有什么病,都是心病,都是你们亲手制造的残酷的父母战争给吓出来的。”

对我的诊断,文静父母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似乎已经有所反思。

于是,我坦诚地表达我的感受:“听着孩子的哭诉,看着孩子的泪水,我的心很沉重,很痛,一直很痛。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亲子情深?孩子是你们的亲生骨肉啊,作为父母怎么忍心这样伤害孩子的心呢?”

文静母亲泪水禁不住地流下来,愁苦哀怨地看着文静父亲:“他这个当爸爸的,从来没跟孩子亲近过,喝酒就找事,喝酒就撒酒疯,喝酒就打架连摔带砸。我早就说过他,再这样会把孩子毁啦!真的,再这样我都要崩溃啦!”

我转向文静父亲:“你们的父母战争,可能妈妈也有责任。但是,我们是男人,我们是家的顶梁柱,妻子,孩子,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怎么忍心再伤害他们呢?”

文静父亲认罪般痛苦地用手捂住脸,眼角也滚出大串大串的泪。随后用手抹了抹满脸的泪:“我对不起孩子,我不能再这样了。”

再有是要做出行为调整。

经过讨论,文静父亲表示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平时努力去改善与女儿的关系,找机会跟女儿聊聊天,让女儿感受到父爱,感受到父爱的温暖。二是尽量少喝酒,如果喝了酒至少做到酒后不说事、不做事、不找事,只管先睡觉,避免与妻子和孩子接触,第一时间把自己关进房间睡觉,必要时可以在老人那边休息睡觉。

经过讨论,文静母亲表示自己也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适当示弱,学会理性应对。在最近阶段努力做到回避冲突,避免激惹,特别在孩子父亲酒后,主动采取措施回避接触,防范冲突。二是多给文静父亲鼓励,多给肯定评价。在最近一段时间,多发现文静父亲的积极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

最后,我和他们一家三口再次坐到一起。

这时,文静已经平静了许多,知道了父母的反思和痛悔,特别是看到了父亲追悔和歉疚的表情,文静脸上有了暖意。我暗示父亲拉过文静的手,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很自然地,他们一家三口拥在一起,都再次流下泪水。我知道,此刻的泪水是温暖的。这份家的温暖,是孩子心身健康成长的阳光和土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