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的价值(2025年 第23期)

记录的价值(2025年 第23期)0
上期封面

国宝级文物——子弹库帛书5月回归祖国,结束了在海外79年漂泊。说到子弹库帛书,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李零,是必须要提及的人物。李零研究子弹库帛书40余年,为帛书追索工作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持。

得知要写报道,我尽力联系到李老师,尽管他已接受过无数媒体采访。起初我写了一封采访邮件,几天过后未有回音。我又托人打听,得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将于6月22日在北大校园举办庆祝子弹库帛书回归的活动。和港中大出版社取得联系后,对方邀请我到北京参会,并表示会安排李老师接受采访。

北京火热夏天的上午,我见到了李老师,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教授、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两位美国学者,都是国际知名汉学家。他们分别翻译了李老师的著作《子弹库帛书》英文版上下卷。

报道刊发在杂志上也发布在线上,如果光看线上流量,不高,这完全在意料之中。研究距今两千多年的古书,冷门且小众。不过,这篇报道在学术圈得到许多转发。

子弹库帛书之所以在今天仍重要,因为它有别于“传统史书”,展现了战国时期楚国老百姓的“选择术”,也就是看黄历。在“历史大事件”之外,它让我们有了另一重视角看待古人的日常生活。子弹库帛书的价值是“记录”,我们的报道也是。(王仲昀)

中国诗书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节选)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的甜与苦

孔冰欣

上海阿姨突然问想不想吃荔枝,我指了指自己额头上整齐排列、鲜红夺目的“九星连珠”苦笑:天这么热,你家小赤佬内火这么重,一股无名毒气尽数发作,还吃什么荔枝啊朋友?

我想到马伯庸新书《桃花源没事儿》,及根据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长安的荔枝》貌似刚刚播完……哎,我们都明白,荔枝本身何罪之有?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这么好的东西,只因被“塌房”的贵人看重,反而留下阵阵苦涩难言的余味。

诗人在具体细节上不一一求诸史实,让荔枝成为借题发挥、讽刺皇帝与贵妃骄奢误国的终极物证。寥寥数语,画面感十足,读者能立刻脑补出一部恢弘的大片。

上一篇: 父亲的红色
下一篇: 满地“招”牙 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