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也要从小抓起
一支队伍的成长经历,如同一个人,甚至一棵树,不可以超越阶段。从少儿到青年,再到壮年,每个时期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呵护和磨炼,营养不良和拔苗助长都不可,过了一定的阶段,想回过头来补什么,都无济于事。
想起这番世人皆知的简单道理,与最近看到两支国字号娘子军重新组建,一亮相便引来种种议论有关。
老帅宫鲁鸣再次集结中国女篮,为3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打出国人满意的成绩,开始潜心修炼。18岁的中锋张子宇比姚明个子还高,俨然是场上的巨无霸,但是,使全队共享她的身高之利,还得一点一点地练,一场一场地试。球迷爱看超级巨人的个人表演,主教练要的却是优势最大化,他带的不是一个中锋,而是包括张子宇在内的整支队伍。
这里想特别说说中国女排。从任命主教练之时,争议就是舆论的主调。有的翻出不属于这支新军的旧账,有的带着一成不变的好恶,不肯随着新情况调整自己的固有成见。还有的似乎心目中昔日的球星永远保持在竞技能力的巅峰,没见到自己心仪的球星在列就是用人不当。诸如此类的评论充斥在网上,已经很难说是喜欢中国女排这支队伍。
女排曾经是中国体育精神的代表,也曾在“饭圈文化”的干扰下遇到了不少麻烦。重整旗鼓,组建新军,争取再铸辉煌,必然包括管理层、教练团队和运动员如何对人对己,不断提高队伍素养和技术实力。
世界联赛对土耳其的第四局24比20领先,4次一攻传遍前后排4个位置,竟无一成功,一直被拖入决胜局后落败。对保加利亚再次出现没能尽早解决战斗,又陷入了决胜局的消耗。对意大利第三局居然只拿到11分便败下阵。中国女排3号位的攻防不力,连掩护作用都没有,昔日的优势成了短板。诚然,张籽萱才16岁,但只要站在中国队阵中,没有哪个对手还记着这个二传手是几岁。
“允许年轻球员犯错误”,出了问题既要正视,又要有改错的机会。教训最怕积存,纠错必须及时、方法得当,否则,只讲包容,积重难返。从小错抓起,从初犯抓起,是建立正确定型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也是队伍和球员成长成熟的必由之路,莫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