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目终结金牌荒新生代登上主赛场

作者: 田兵

多项目终结金牌荒新生代登上主赛场0
田径亚锦赛场景。男子110米栏,刘俊茜(中)摘银、秦伟搏(左)获铜。

女子径赛破荒式胜利

开赛第一天早上,中国健儿王朝朝、尹航包揽男女20公里竞走桂冠,成绩分别是1小时20分37秒和1小时30分44秒。

田径场内的五天大戏,中国女将在径赛项目上表现极为抢眼,女子100米梁小静11秒37,200米陈妤颉22秒97,800米吴洪娇2分00秒08,1500米李春辉4分10秒58,400米栏莫家蝶55秒31和4×100米接力陈妤颉、李玉婷、朱俊颖、梁小静43秒28,包揽了6枚金牌。200米李玉婷23秒23和100米栏吴艳妮13秒07,还获得两块铜牌。

其中,女子200米金牌得主陈妤颉还不到17岁,她的成绩刷新了自己在4月钻石联赛厦门站上跑出22秒99的亚洲少年纪录。中国女将上一次在亚锦赛200米上摘金还得追溯到1998年,当时,严剑葵以23秒00夺冠。

这一次,陈妤颉的夺冠优势是0.01秒,亚军是新加坡名将、赛会纪录保持者佩雷拉,其个人最好成绩是22秒57。同样以0.01秒优势夺冠的“00后”姑娘莫家蝶在女子400米栏决赛中,力克亚洲纪录保持者、巴林名将阿德科亚。能在洲际大赛上以0.01秒的优势拼得金牌,两位中国女将历练的意义非凡。

女子800米冠军吴洪娇是2003年出生,此役实现了亚洲室内+室外锦标赛800米项目的双金加冕。不仅如此,她还创造了2分00秒08的室外亚锦赛新纪录,差一点打开2分大关,把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1.8秒。同样是“00后”的李春辉参加了女子800米和1500米两个单项,均创个人最好成绩,尤其是1500米,一举提高了6秒多,冠军到手。

多项目终结金牌荒新生代登上主赛场1
女子铁饼,冯彬夺冠。
多项目终结金牌荒新生代登上主赛场2
男子十项全能,费翔夺冠。

在前不久世界田联接力赛上表现出色的“05后”女飞人刘英兰,此役参加了400米单项和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的比赛,两枪决赛是在同一晚举行。面对400米这个项目,再强悍的选手一晚两枪也得有所取舍。最终,刘英兰在单项400米中跑出53秒62,未能登上领奖台,但与队友联袂摘得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的银牌,成绩是3分20秒52。如果赛程能更“友好”,她有机会冲击400米单项的金牌。

参加5000米和10000米的四川姑娘何巫呷在与多位中西亚归化运动员的比拼中不甘示弱,虽然未能冲得奖牌,但跑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10000米31分36秒18。这场比赛着实煎熬,在第二比赛日的晚间举行,谁料那晚水漫田径场,女子10000米的选手们在瓢泼大雨中跑了一半左右,忽然被裁判员叫停。其实叫停时,雨势已渐小,但比赛终止符已画。选手们还未缓过劲来,雨停了。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三比赛日一早重赛,大家都疲惫不堪。在这样的情形下,何巫呷创造了个人历史第二佳绩。

这次亚锦赛,在女子径赛层面,中国队只缺席了4×400米接力。取得如上成绩,可谓破荒式胜利。赛后采访中,她们大都提到了“信心”——虽然只是亚洲的比赛,但高手如云,竞争激烈,能够克敌制胜,极大提振了信心。

部分项目吹响崛起的号角

本次比赛中,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中国队各有一人参赛。费翔以7634分夺得男子十项全能冠军,刘静逸以5869分创造个人最好成绩,收获女子七项全能银牌。

全能在田径诸项中虽不太“吸睛”,但分量十足。全能项目的水平往往折射出一国田径的真实水平。中国男子上一次在亚锦赛全能项目上登顶还得追溯到1991年,当时的冠军是曾破全国纪录的龚国华。一晃34年,中国健儿再度在亚锦赛上夺魁,而且这次费翔参赛极为不易。赛前不久,他大拇指被砸,指甲拔掉,还缝了三针,多日无法正常训练。带着忐忑的心情出战,他根本没有奢望能夺得怎样的佳绩,但没想到,百转千回,越比越勇,最终夺冠,而且对手中不乏多位亚洲高手。

目前,国内男子全能除了费翔之外,还有孙启豪、王志鹏、华梓惠、王佳伟等多位好手,旗鼓相当。费翔的亚锦赛金牌吹响了中国全能健儿激烈比拼的号角。今年是全运会年,他们定会展开激烈角逐,合力之下,突破8000分大关并不是梦。

多项目终结金牌荒新生代登上主赛场3
女子4×100米接力,中国队夺冠。

在龟尾,中国男子400米及4×400米接力虽然没能摘金,但让人看到了希望。前不久的世界田联接力赛上,中国男子4×400米接力队把这一项目的全国纪录大幅提升到3分01秒87,拿到东京世锦赛门票。带着巨大的豪情,小伙子们来到亚锦赛,以3分03秒73的成绩拼得男子4×400米接力铜牌,距离第一名仅差0.21秒。连续征战世界级比赛,中国男子400米的佼佼者们积攒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以接力促单项”再一次应验——前几天全国田径大奖赛第四站男子400米决赛,艾力西尔·吾买尔、梁宝棠等高手未参加,仍有6位选手打开46秒,真是破天荒。

400米若能广泛崛起,上可影响800米等中跑项目,下能大大促进100米、200米等更短距离的项目。这次亚锦赛男子4×400米接力的铜牌,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的银牌,再次让人们看到中国400米项目崛起的希望。更可贵的是当今400米的生力军绝大多数是“00后”甚至“05后”,冲劲十足,潜力无限,他们已经登上了田径的主赛道。

补短板需要敢于亮剑

此次亚锦赛中国田径队拿到19金,但这毕竟是亚洲层级的比赛。中国队的强项,如女子投掷,这次包揽了铅球、链球、铁饼、标枪的金牌,属正常发挥。铅球、链球、铁饼——中国投掷女将至少目前在亚洲没有任何对手。而标枪,日本姑娘北口榛花近几年强势成为世界第一人,奥运会夺冠,世锦赛夺冠,钻石联赛总决赛夺冠。但她这三年连续缺席两届亚锦赛和杭州亚运会。

男子三级跳远和跳远,以及女子撑竿跳高和男女20公里竞走,都是中国队的强项,人才济济,此役拿下金牌,并无意外。

亚锦赛对手不多,且整体水平不高,而中国队在一些项目上的短板依然非常醒目。比如男女跳高,中国选手均未能触及奖牌。再如男子中长跑,除3000米障碍之外,其余项目是“全勤参赛”,都与奖牌失之交臂。

可喜的是在男子5000米和10000米的角逐中,18岁的于水庆令人眼前一亮。10000米,他跑了28分57秒39,名列第五,创造个人最好成绩。5000米他跑了13分35秒93,名列第七,不仅创造个人最好成绩,更是改写了全国青年纪录。

如果像过去那样保守性参赛,可能不会在短板项目上派人出征。现在,全方位出击,自会有选手敢于亮剑。年轻的于水庆在与亚洲诸强的角逐中,跑出了自己的节奏,可喜可贺。

喜讯接连,与亚锦赛同期举行的第321届日本体育大学长距离竞技会暨第15届日本体育大学挑战赛中,2004年出生的清华学子王文杰以27分48秒68的佳绩创男子10000米全国新纪录,成为中国首个打开28分大关的男子选手。虽然他参加的是日本本土的比赛,但高手如林,很多世界级健儿会来这方赛场“刷成绩”。

于水庆和王文杰在异国他乡的比拼,何尝不是一种亮剑?补短板,首先需要直面自己的差距,在实打实的过招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十项全能冠军费翔在本次全能最后一个小项1500米的奔跑过程中,边跑边学前方选手的跑姿,的确感到轻松很多。

两年一届的田径亚锦赛,就像参加世界大赛的模拟考。这一次,中国队的19金不仅终结了近10个项目十年以上冠军荒,更是证明“00后”已经成为核心力量。五天的激战,中国健儿创造了很多名场面,仅0.01秒的绝杀获胜就出现过两次,为广大田径迷注入了久违的激情。

模拟考之后,中国田径可以更好地迎接大考:进一步提升科学训练的水平,更广泛地锻炼选手们的国际对抗能力。同时,不仅增长实力,更拓展健儿们在赛场内外的表现力,让田径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吸引更多人围观田径的“大舞台”。或许只有这样,田径的梦想才能一个个开花结果。

上一篇: 激情启航
下一篇: 南非接力震惊体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