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嫩芽的呢喃
作者: 匡时越周末,我带儿子康康去捞鱼。捞鱼并非到野外,其实就是在商场里围着的一个小池子里捞,捞到的小金鱼并不能带走,游戏结束后还要放回水池。大人也许觉得无趣,孩子们却乐此不疲。
我和儿子算是捞鱼的常客,但玩了这么多次,康康还是不得要领。他总爱围着池子追鱼,常常鱼都游过去了,网还在后面追,怎么都追不上。和鱼斗智斗勇了半个小时,也捞不到几条鱼。
我看不下去了:“你要趁鱼不注意,偷偷把网塞到鱼的下方,一下子捞出,这样才能把鱼逮住。”康康听了,不屑地撇撇嘴:“我就喜欢追着小金鱼玩,把小金鱼装在桶里有什么意思?”我还不肯放弃,跟他说旁边小朋友捞了好多小鱼。
康康被我说得失去了兴趣,转而跑去沙池玩。沙池里有不少挖沙的工具。康康又另辟蹊径,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沙,而是拿起一个沙漏当望远镜,边看边和我分享:“妈妈你看,这是我的望远镜,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快看。”我下意识地想告诉他那是沙漏,马上意识到刚才的我有多无趣。于是,我接过“望远镜”,由衷地赞叹:“是啊,真的能看见很美的风景。”沙池里的小朋友好奇地看着我和康康一唱一和。最后,他们一起围过来,也想看一看“望远镜”里的风景。康康大方地把“望远镜”和小朋友们分享,脸上是藏不住的开心。
想起去年秋天的一件事。那时秋意正浓,路旁的银杏把秋天染成了绚烂的黄色。秋风拂过树梢,银杏叶就簌簌地飘落下来,铺成了一条美丽的金色小路。面对如此美景,我不禁拾起一片银杏叶,笑着问康康:“你看这银杏叶像什么?”康康轻轻地嘟囔了一句,我只捕捉到“蝴蝶”两个字。我柔声纠正道:“不像蝴蝶,像小扇子。”康康不理睬我,蹲下身子,把两片银杏叶拼在一起,轻轻地放到我手心说:“叶子像蝴蝶一样飞下来。”
是啊,的确像蝴蝶,是我思维太固化了。银杏叶可以是扇子,也可以是蝴蝶,还可以是其他的很多东西。连孩子都知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却强求孩子的答案和我一样。
我把儿子的小手包在掌心,语气夸张地赞扬道:“康康真棒,妈妈怎么没想到呢,好鲜艳的一只蝴蝶啊。”康康的脸上泛出两片激动的红晕,似乎受到了鼓舞,又说:“这个还像妈妈的裙子。”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成为执刀的匠人,将童真的孩子雕刻成世俗所期望的模样。我们应该俯下身来,让童真自由舒展;应化作潺潺春溪,用心灌溉稚嫩的芽苗,让他们绽放出千姿百态的花朵。
编辑 乔可可 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