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惊艳的时光

作者: 江南

上小学时,在铁路局客运段上班的妈妈,总会在下班回家时带给我惊喜。

列车员是个可以走南闯北、看遍祖国大好河山的职业,很幸福,但也很辛苦。在我上小学时,妈妈在铁路局客运段上班,是位英姿飒爽的列车员。只是,她一上班就要离家好几天,不能陪着我。

幸好,妈妈每结束一趟旅程,必定给我带来惊喜,有来自外地的五颜六色零食、特色水果,还有几本散发着墨香的杂志。

最初,我还是个贪吃的小孩,对妈妈带回来的惊喜,最上心的是那些零食瓜果。嘴里塞着零食,再去翻翻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杂志,听着妈妈在厨房里丁零当啷地忙活着,那是我童年里最美好的画面。只是,当时太小,文字基础太差,杂志上的故事,我看得懵懵懂懂。

小学四年级时,我成了班里的小作家,老师每次讲评作文都会拿我的作文当范文在全班念。这事,得归功于爷爷,他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博览群书。退休在家后,他没事就抓我的学习,带着我阅读。

大概是文字基础打好了,也可能是所谓的缘分到了。一个微风清爽的夜晚,妈妈终于下班回家了。我像往常一样,吃完她带回来的零食后,空虚无聊时,一眼瞥见她放在桌上的杂志。

我拿起杂志,上面写着“知音”两个字。恰好爷爷来到我身旁,我很自然地问:“爷爷,知音是什么意思?”爷爷捋了一下胡须,跟我讲起了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随即,我认真翻开《知音》杂志。我和它虽早就谋面,但一直未能认真阅读过。这一次,我认真阅读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打开《知音》的每一页,我就仿佛长了一双翅膀,飞进了不同的人家和不同人的人生里。原来,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从此,我不再是闷在家里只低头看经典名著的小书虫,而是成了紧跟时代热点,走进百态人生里的小大人。

后来,我发现做生意的爸爸每次出差也会带几本杂志回来。闲暇时,我也会翻看他的杂志。我发现,我还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妈妈带回的《知音》。

这小小的缘分,在多年后,又铸就了另一场缘分。

大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去云南旅游。从老家到云南,坐火车得一天一夜。百无聊赖之时,我想跟周边人聊聊天,但大家始终聊不到一个频道上。傍晚时分,我起身去卫生间,没走几步,就发现一位身穿连衣裙的女孩端坐在位置上,清丽,优雅,令人驻足。

绿皮火车碾过钢轨的轰鸣声中,她像一株误入尘嚣的铃兰,那本《知音》被她捧在手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邻座老妇打开包裹韭菜盒子的油纸,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在这窸窣声中,她翻动书页的响动,是蜻蜓点水的清越。

斜阳穿过玻璃照射在她的长发上,显出细密的光斑。当隧道黑暗突然吞噬车厢,她的轮廓在应急灯下化作剪影。黑暗,静谧,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几分钟后,阳光再次洒满车厢,女孩再次埋首于杂志,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那一刻,她惊艳了我的时光。

餐车推过时的噪声,把她带回了现实。她将杂志轻轻覆在膝头,一抬眼,我与她四目相对。她用杂志掩住半张脸,笑着说:“大哥,你这样看着我让我感到心里发毛!”

我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态了。为缓和气氛,我解释道:“我不是你想的那种痞子。我只是惊讶,这节火车上居然还有和我一样喜欢看《知音》的人。”

“哦?这么说你是想以书会友!”女孩说完,把杂志放了下来。

“是的。我从小学就开始看《知音》,里面的故事太精彩了!”我开始滔滔不绝地和她聊了起来。

说来也奇怪,我们看过太多同期发行的《知音》,我和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孩顺着这些话题聊了一个多小时。聊着聊着,我们还聊出了一些意外惊喜——我和她的大学,竟然相隔不到5公里,这可是天大的缘分。

“昆明站到了。”车厢内,广播响起,我们不约而同地结伴而行。

后来,我们很自然地成了男女朋友。大三时,我们一起备战考研。每当疲倦或想放弃时,《知音》上那些正能量的故事又激励着我们。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不经意间,我和那个在火车上读《知音》的女孩,已做了十五年夫妻。如今,我们都在教书育人。偌大的书房内,藏书颇多,但无论如何,最显著的位置上,都会放一本最近一期的《知音》。因为,它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青春。

(“四十有你”之“我为知音写首诗”“我与知音有故事”“我给知音留墨香”征稿活动正火热进行中,来稿请发至邮箱zhiyin40@126.com。)

上一篇: 谈个恋爱,全群催更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