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胡杨林(组诗)
作者: 曹戊曹戊,本名曹正奇,1998年生于甘肃陇南,现居新疆乌鲁木齐。
鹅
时间消散于乡间蜿蜒的小路
山林之间的风声
又将往事汇拢在一起
暮色中,一只鸟的叫声
让我想起
一个大雨滂沱的午夜
一只被黄鼠狼叼走的鹅
它的惨叫声
至今在耳边响起
另一只
孤孤单单,彻夜鸣叫,那是一只
在山林中长大的、洁白的鹅
在房间里
常常在这间房子里读书、写作
痴痴地望着
落日移动到
我身后的墙上,一片
裂缝的墙,光
落在那里的时候
好像也有了
细小的裂痕
落日很快走了
黑暗围拢过来,那些
痕迹,又慢慢恢复了
原来的样子
在黑暗中,诗人
俯身在书桌上
在一张白纸上写着
黑夜,黑色的笔迹
开始渗透纸张
只有笔尖
发着光,并记录下了这一切
偶遇胡杨林
舟行水上,湖面像一片空荡荡的镜子
人——低着头
看
胡杨在水面向下生长,将
莫须有的
根
深深地,扎进天空
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内心空空
面对
时间的长河,它总是
举起
高高的
火把,点燃自己
人行世间,如一株旷野的苇草
总是
思考
是否应该沉入大地,给风声让出路来
在西湖
上弦月从孤山上折到西湖的水面
在晃动的涟漪之间
推向脚下的岸边,安静地
碎掉。保俶塔
被一束灯光打落,同众多诗人写到的宝石山
在静谧的丛林中成为一个光点
湖水对折起伏的夜色
没有人知道,这些错落有致的词
会在这个夜晚,顺着
西湖几千年的水波荡漾到我脚下
一间没有编号的房间
怎么解释?阳光日复一日
地照在
地球倾斜的一角
枯树重新枯萎,并对
重新一词
给出了新的解释
垂柳上的风
在枯萎和繁茂之间
喘息着的亘古的信使
用草茎编制成的
绸幔,涤荡着
湛蓝色天空中的
波光粼粼,变换着色调
世界外面,一个
时间使劲折磨着的夜晚
大地的眼睛,假若
重新回到一间
没有编号的房间,落日
向下落了一次,一盆
栀子花在盛开中凋败
一船蝴蝶兰
在没有海水的海上搁浅
一个人常常在
书桌上消耗掉一天
一个月、一年
在日复一日的救赎中
读到他人的
出生——死亡——
人,从反复的对话中
悄然离去,怎么解释
枯墨之美
砚台里,一半的墨已经
成了汉字的偏旁
部首,再小的部分
成了横竖撇捺,一张纸接受了
来自墨的决心
一些墨飘在空中
在看不见的纸上写下了
《兰亭集序》,署名“王羲之”
一些墨凿进深山
石头,一个人坚硬的内心
署上了后来者的名字
在后来的几千年,一些墨
干涸在砚台,皲裂
长长的裂痕继承了
从甲骨上而来的神的启示
蜡梅赏
一株蜡梅,鹅黄、娇嫩
南方的冬天
轻巧如一只蜂鸟
附着在
蜡梅的花瓣上
想到一次观赏梅的经历
在人迹罕至的公园
一株蜡梅从草丛中伸出
一支修长纤细的
轻颤的手臂,除了我们
没有人为一株隐居的蜡梅停留
除了我们
没有一株蜡梅
停留在往事中依旧
开得那么娇嫩、鹅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