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烧烫伤的预防及家庭急救
作者: 孟海涛烧烫伤是由热辐射导致的对皮肤或者其他机体组织的损伤,包括皮肤或其他组织中的部分或全部细胞因热液(烫伤)、热的固体(接触烧烫伤)、火焰(烧伤)等造成的损伤以及由放射性物质、电能、摩擦或接触化学物质造成的皮肤或其他器官组织的损伤。在家庭中,由于看护不到位,可能导致孩子被烧伤或烫伤,以开、热水烫伤最为常见,这不仅给孩子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的甚至可威胁患儿生命。所以,对家长而言,掌握预防孩子烫伤的方法,以及学会在烫伤发生时如何正确处理,是保障孩子安全、健康成长的必备技能,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
预防儿童烧烫伤做好4方面
预防儿童烧烫伤,建议重点关注这4方面——
1.家居环境需谨慎
要将热水壶、锅具的把手朝向内侧放置,避免孩子拉扯时碰倒导致烫伤。客厅中的电暖器、电熨斗等电器在使用后要及时拔掉电源,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定期检查电线是否有破损,防止孩子触电引发火灾进而导致烧伤。
2.浴室、厨房是烫伤高发地
浴室里,给孩子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用手或水温计调试水温至合适温度,一般不超过40℃。避免孩子单独进入浴室,防止其误开热水龙头。厨房门及时关闭,炉火启用时严禁儿童进入,可安装防护栏进行隔离。同时,不要抱着孩子在厨房操作,以防孩子意外碰到热锅热灶。
3.日常物品妥善放
保温杯、热饮料等不要放在孩子能够到的桌面边缘或低处。餐桌上的热汤、热菜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位置,且在孩子活动范围内时要格外留意。打火机、火柴等物品要放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玩火引发烫伤。
4.安全教育不可少
从孩子懂事起,就应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借助绘本、动画片等向孩子展示烫伤的危害,告诉他们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不能触摸,如热水壶、炉灶等。
儿童烧烫伤处理误区
当儿童不幸遭遇烧烫伤,一些看似常规的处理方式,实则可能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
1.给创面涂抹酱油、红药水、香油、牙膏等
烧烫伤后医生先要根据皮肤的颜色和质地,来判断烧烫伤的深度和面积,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因此不可在伤处涂抹有色外用药或者酱油、牙膏等有色液体,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2.以为不能接触水
有的人担心烧凉水中有细菌,怕感染,就不敢用凉水冲洗伤口,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局部降温是发生烫伤后最好的早期处理方法,且越早冲洗越好,即使已经造成表皮在烫伤时脱落,也要用冷水冲洗,切勿因害怕感染而不敢冲洗。
3.给患儿喝大量的水
关心则乱。在幼儿烧、烫伤后,父母在心疼的同时,会最大程度满足受伤幼儿的需求,比如患儿在烧伤后容易出现口渴的状况,会一直叫嚷着要喝水,然而,家长不应在短时间内给予大量白开水或矿泉水,避免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家庭急救“五字诀”
一旦发生烧伤,家长应保持冷静,按照“冲、脱、泡、盖、送”烧烫伤急救“五字诀”处理。
1.冲:迅速降温是关键
一旦孩子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30分钟。这样可以迅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同时减少烫伤的进一步损伤。注意水流不能太急,避免冲破可能形成的水泡。
2.脱:小心处理衣物
在冷水冲洗的同时,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不要强行撕扯,以免加重损伤。可以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衣物周围,保留粘连部分。
3.泡:适度浸泡缓解疼痛
如果烫伤面积较小,可以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继续降温止痛,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4.盖:正确覆盖防感染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烫伤部位,避免伤口暴露受到污染。注意不要使用有绒毛的物品覆盖,防止绒毛粘在伤口上。
5.送:及时就医莫延误
无论烫伤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深度较深,或者出现水泡破裂、感染等情况,更要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