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
作者: 李娟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儿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晰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耳语。这种交流是之前在家长、老师及同学们那里从不曾体会过的。那可能是我的第一场阅读,犹如小鸡啄开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
阅读为我打开了通向更大也更黑的世界的一扇门。从此,只要是印有汉字的东西,我都饥渴阅读。最大的来源是捡垃圾的外婆拾回家的旧报纸。
邻居家则是我最渴望的去处。他家有一面书架,密密麻麻的书籍对我来说无异于阿里巴巴发现的宝藏。可惜他家总是不被允许进入。
每年新开学是最快乐的时候,往往不到两个星期我就读完了整学期的内容。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到了新疆,和妈妈一起生活。
小学四年级那年,我妈开始做收购废纸的生意。怕淋雨,专门腾了一间房子堆积。所谓废纸大都是书籍和报纸。于是那个暑假我幸福惨了,天天从那间房子的窗户爬进去(门锁着,我妈不让随便出入),躺在快要顶到天花板的书山书海上看书。那才是真正的书山书海啊!扒出一个舒适的书窝,蜷进去,左手取本书一翻,不行,右边一扔。再一本,还行,翻一翻,扔了。下一本,不错,美美地看到天黑只可惜,我妈的收购生意很快就倒闭了。
小学六年级回到四川,我发现了全城最幸福的一处所在:公园里的租书摊。那可比买书划算多了!于是整个暑期里,我每天跟上班一样风雨无阻地出现在那里。夏天结束时,摊位上差不多所有书都被我看完了。
上初中后,学校有小型的图书馆,能借阅到一些文学经典及报刊。此外,帮同学做值日的话,也能借到他们的书看。全部是毫无选择地阅读,全然接受,鲸吞海纳。
对现在的我来说,阅读这件事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习惯了。什么都是“读”,什么都是学习与获得。世态百相、人间万状,阅读没法停止。
(节选自《记一忘三二》,中华书局出版,有删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sxz2025040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