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成长,一路收获

作者: 邹华容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赫留金,一个不容忽视的‘小人物’!”九年级小说大单元教学整合,一名学生语出惊人。“名著再读,读出了新发现!”名著阅读课上,有学生如是感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苏轼旧书重读之感悟……其实,不只阅读,人生多是如此:再次聆听一段熟悉的旋律、再次与某位长者交流、再次回忆过往经历、再次故地重游都会有新的发现,总能获得新的体验和认识。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体验,以“再次______ ,我有新的收获”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指津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趋向考查中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带有思辨议论性质的材料颇受命题者青睐。如此,笔者进行预测,设计“思辨材料 + 半命题作文”形式的考题

由教材引申出文题材料,通过学生再读《变色龙》、名著等对赫留金及名著情节的新认识,引出思辨与议论的话题一一成长路上,很多再读、再听、再看、再思,都会让我们有新的发现、收获和感悟。

审题:抓住关键词语。细抠字眼,“新”是半命题中的第一关键词。何谓“新”?就是不同以往的刚出现的认识、收获和感受。如以前和某位长者交流,只是感受到了其谈话的威严,而这次从他和我的交流中,我却深刻体会到了他对我的关爱、期望和自己的不足。再如篮球比赛我们班已连输两场,队员们丧失了信心,新一场比赛前,语文老师一句“球场输赢是常态,即便是输,也要输得有骨气、有尊严”让大家对输赢有了新的认识,换个角度,奋力拼搏,不留遗憾,老师的话再次让大家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力量。

补题:注意搭配、内容具体。为半命题作文补题要注意搭配得当,符合逻辑,内容要具体。如“再次聆听《二泉映月》”“再次回到家乡”“再次和爸爸登山”补题要尽量将文题化大为小、化宽泛为具体,从小处切入,行文时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细腻。

选材:限制中有自由。材料中的四个“再次”,巧妙拓宽了写作思路,其后的省略号,则提示我们还有很多“再次”可供选择。同学们可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感受最新的经历来写。文题要求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体验”明确了选材的范围一一必须从自身成长经历中选材,选材要真实,不要偏题。这一要求同样指引我们选择最适合的文体一—记叙文或叙事性散文。同学们可以一个难忘的成长细节为主,叙述故事或在文中穿插对往事的回忆,以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在叙写成长经历中,要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叙事之后,可借用抒情或议论画龙点晴,深化文章主题。

佳作展评

再次和妈妈散步,我有新的收获

省宜都市外国语学校 潘朵儿

夕阳西下,天空中的云慵懒地舒展着,喧嚣的城市逐渐安静下来

走吧,我们出去散散步

已是春末,金色的夕阳将大树枝头上黄的、白的花衬得越发讨人喜欢。

一阵急风袭来,花瓣连着叶被吹下来了不少,它们落在路边被草掩盖的排水沟里。花瓣洒满了水沟,我为此感到惋惜:“开得那么漂亮的花,一下都落进水沟里了,真可惜”我为这些“早逝”的不幸的花“哀悼”。

你怎么也像林黛玉一样伤春呢?

换个角度想想吧,你会不会有新的发 现和感悟?”

“我知道有句诗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但你看这些‘落红’,分明飘零在水沟里,连大树脚下也没挨到…·”

“即便是隐匿在角落的小水沟里,花儿们也在享受着春天的馈赠。你看,水沟边芳草萋萋,落红飘零满水沟,它们都在装扮小水沟,都在享受着春天的美呢!”

一瞬间,我豁然开朗,心中不禁感叹:换一种眼光重新看待同一事物、同一场景,竟会有如此天壤之别的感悟!我伤春悲秋,而妈妈只是稍稍变换角度,就发现了别有洞天的美

妈妈依旧边欣赏春色边往前走全然不知她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回想以前,我每次和妈妈散步都是绕公园走一圈,同一条路她虽已走过很多次,但每次仍是兴味盎然。我则是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不一会儿,我们母女俩就拉开了一段距离。“你不要只是为了散步而散步,”妈妈隔着老远对我喊,“放慢脚步,多欣赏欣赏沿途的风景,肯定有新发现!”我回头,看到她正俯身给路边的野花拍照

“几朵普通的野花而已,有什么看头?”我不屑地扫了一眼。妈妈仍兴致勃勃地举着手机,记录每一朵小花盛放的样子。“你看,这是在农村常见的车前草,居然在城市的公园里发现了它的踪迹!”她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边继续走边赞叹,“这是野生的栀子花….”

“妈妈,你对野花如数家珍,只能说明你老了,很恋旧!”

这是你的见解,还有没有新的发现?你看,这些野生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苛刻,但在文峰公园却发现了它们的踪迹,说明”

“说明城市环境变好了,城市更宜居了!”

现在,跟妈妈散步,我一改从前的大步流星,而是跟在她的后面,慢慢地走。偶尔我也会驻足欣赏那一簇簇景色,也会和妈妈分享我看到的点点滴滴,我真正地感悟到: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新的发现!每次和妈妈散步,都是一次新的发现之旅

点评

本文的突出亮点在于作者审题精准,补题新颖,契合题旨。开篇即叙述“我”看到风吹花落满沟,感伤春花易逝,而面对落花春去,妈妈却懂得变换角度看问题,发现春天的美。为强化文章主旨,行文中还插叙了妈妈给公园野花拍照,“我”从中看出妈妈恋旧,妈妈却启发“我”从中得到“城市环境变好了,城市更宜居了”的新认识的故事。作者能够从身边小事取材,深远立意。此外,行文善用对话,描写细腻,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并能够将景物描写穿插其间,增强文章的灵动感和画面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sxz2025040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