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家的板栗

作者: 徐可欣

“走,出发去外公家啦!”我、表姐、表弟三人坐在爸爸的车里欢呼起来。外公家的板栗已经成熟了,中秋节还没到,我们姐弟三人就热切地期盼着去打板栗啦!

到了外公家,一下车,我们就直奔板栗树。这棵板栗树差不多有二层楼房那么高,摇晃的枝叶间,一个个绿刺球若隐若现,我们平时吃的板栗果肉就包裹在那些密密的尖刺里。

“知道你们几个小馋猫今天要来,我早就给你们把工具准备好了。”外公笑眯眯地拿来了长长的竹竿。他举起长竹竿,冲我们喊道:“快躲一边去,小心刺球砸到脑袋上!”我们闪到离树不远的地方翘首盼望,外公手里的竹竿起起落落,刺球们纷纷坠地,我们不住地欢呼:“落下来啦!”“好大呀!”那些刺球比乒乓球稍大些,有的尖刺已由绿色变成了褐色,刺壳也裂开了,露出了里面褐红色的果实;有的虽然还没开裂,但也长得十分饱满。为了不被硬硬的尖刺扎伤,我们都戴上了乳胶手套。“这里有一个!”“那里有一个!”姐弟三人互相提醒,每捡到一个刺球都像拾到宝贝一样开心。

捡拾完毕,我们找来小凳子,坐在小山似的板栗堆前忙碌起来。我把一个穿着“铠甲”的板栗球踩在脚下,撑开剪刀,一夹,一掰,硬刺壳就被掰掉了一小块。把板栗球翻转一下,重复刚才的动作,包裹在硬刺壳里的板栗果实就滚了出来。褪去刺壳的果实外面还包有一层果皮,果皮有白色泛青黄的,那种嫩一点,呈褐红色的则要老一些。很快,我们的小箩筐就装满了。我们挑出白色的果实,剥掉果皮,扔进嘴里。生板栗吃起来脆生生的、甜丝丝的,和糖炒板栗那种粉粉糯糯的味道相比,别有一番滋味。

外公家的板栗带给了我们多少欢乐,我真爱它们!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星拱小学(605)班 指导老师:吴节花

出游关键词6 体验

关键词解读 现在,光“看”可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还得让大家“动手”,来个“沉浸式体验”才过瘾。徐可欣同学经历的这种“采摘式”的出游集亲近自然、劳动、学习新知识于一身,特别受亲子出游者的欢迎!

关键词指引 你有过外出采摘、学习非遗技术、参与集体活动(比如跳锅庄舞)的经历吗?你的表现如何?请给大家说说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