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小城筠连

作者: 杨沛雅

筠连是四川盆地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它是我外婆的家乡,是我妈妈上小学的地方,也是我最怀念的地方。

筠连是一座悠闲的小城。筠连的早晨不像重庆的早晨那么喧嚣,你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地睡到自然醒。中午,人们不一定按饭点儿吃饭,而是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做饭。下午,大家会在路边搁上桌子,三三两两地玩扑克。和重庆不同,筠连夏天的夜晚清凉得很,大家都会穿着拖鞋外出散步。在筠连,你会不自觉地慢下来,生活得像一只慵懒的猫咪。

筠连是一座独特的小城。它虽然紧挨着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在城里却看不见长江,只有一条定水河横躺在城市中央,把筠连切割成两部分。

重庆的房子密密麻麻,围绕着山,像锅盖一样一层一层地叠起来,让人觉得很闷。筠连的房子就不一样,它们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不高不矮,不拥挤,生活在其中,视野开阔,一点儿也不压抑。

筠连最独特的还得数三轮车。三轮车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它们每天在这座小城里穿梭,是小城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筠连人都很爱坐三轮车,就算坐三轮车的费用比坐出租车高,人们还是愿意坐三轮车。坐在三轮车上,可以吹吹风,听听音乐,速度不快不慢,就好像自己在奔跑一样。就算是冬天,人们也愿意在三轮车上感受冬日的氛围。

筠连还有很多美食,有软糯糯的猪儿粑、香喷喷的土腊肉、百吃不腻的黄粑、香辣可口的燃面、清凉爽口的冰粉……我最喜欢的是筠连水粉。筠连水粉是用红薯粉做的,每一根都晶莹剔透。

把水粉和小白菜一起放入滚烫的水里煮上四五分钟,再捞入碗中,加入特制的辣椒油,然后添加一点酱油、醋和花椒面,撒上几粒米白色的大头菜,舀几勺酥酥的黄豆。如果想水粉更美味一点,就得撒上绿油油的葱花。水粉很有韧劲,吃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吸进嘴里,然后再细嚼慢咽。别忘了把碗里的汤也喝了,那才是精华呢!

筠连很小,却有我满满的回忆。我在筠连平坦的小道上学会了骑自行车(重庆到处都是坡坡坎坎,很难找到能骑自行车的地方),在筠连冬暖夏凉的小河里搓冰粉,在宽大的房子里和小伙伴玩水枪(我在筠连的家比在重庆的家大多啦),在路边摊吃水粉……我有好多好多美好的回忆呀!

筠连是一杯装满美好回忆的果汁,值得我细细品味!

重庆市万州区百安小学五(1)班

指导老师:崔建尧

小酷龙评分

(满分1 0 分)

选材分:8分

筠连是小作者的家乡,是她生活过的地方,回忆和情怀就是“重头戏”。小作者并没有用一味堆砌好词佳句的方式来写筠连,而是选择了生活节奏、城市氛围、美食小吃等让她特别有感触的角度进行选材。“饿了再做饭”“喜欢三轮车”等事例充分体现出了“慢生活”的安逸。

描写分:7分

在描写方面,这篇作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一捧一踩”——哈哈,本酷龙开玩笑的啦!对比是一种很常见,也很有效果的描写方法,通过和大城市重庆的拥挤、快节奏相比,把筠连的安逸表现得更加充分,这种对家乡不加掩饰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小作者的直爽可爱。

创意分:7分

用和大城市对比的手法展示小城市生活的惬意,构思独特,效果突出。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生活经验,不妨学习一下这个方法。

上一篇: 商量
下一篇: “养生天堂”的一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