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小院-我的乐园(一)

作者: 方幸幸

爸爸的小院是一个带两层小楼的庭院,身处闹市却静谧祥和。这里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也是我最不舍的地方。

小院不大,呈L 形,四周围着石墙,如今墙上已爬满了青苔。爸爸给小院划分了几块区域:沿着围墙有一片绿化带,里面栽了石榴树、铁树、梨树,靠近L 形的转角处还有一棵橘子树和一棵柿子树。绿化带的石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草,有热情奔放的茶花、清新淡雅的茉莉花,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在我的记忆里,一到夏天,爸爸就会接上长长的水管,给花花草草浇水。为了让果树喝饱水,爸爸有时会站在二楼往下浇水,我和姐姐就在“雨里”跑来跑去,浑身都湿透了还在哈哈大笑。

小院里有两棵树是“明星”树,一棵是每年都凌寒独自开的蜡梅树,它是房子修建时就栽下的,和我的年纪差不多大。隆冬时节,光秃秃的树枝上会开出一簇簇黄亮亮的蜡梅花,远处闻着浓香扑鼻,凑近了闻,似乎又闻不到什么香味。每年春节,家人们回家过年时,正是它开得最艳的时候。不管我身在何处,只要闻到梅花的香味,就会想到团圆的欢乐。另一棵树是石榴树,它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娇羞如少女。冬季的它看着只是一株干瘪的小树,春天来临的时候,它便会抽出红色的嫩芽。盛夏时节,花苞红红火火地盛开,花瓣从饱满的底座钻出来,编织出了一片片火红的裙摆。秋天,“小灯笼”挂满枝头,有的全身红通通的,有的半红半青。长在高处的石榴更红、更大,爸爸伸出手,或者我们搬个凳子垫脚,才能够到它们。我和姐姐分工合作,她摘石榴,我就在下面用盆接。她一喊“接着”,我就兴奋地举起盆。

“咚咚咚!”石榴砸在盆里的声音越响,我们就越开心。

渐渐地,我长高了,我也可以摘石榴了。站在小凳上,我还有些担心,但一抓到石榴,我就什么也不怕了。有时候,我用力过猛,拽石榴的反弹力让我连人带小凳翻了个四脚朝天。因为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也不好意思大哭,只能含着眼泪,气鼓鼓地爬起来说:“哼!我不摘了!”姐姐喂我吃了一把石榴籽,甘甜的汁水一下肚,我的气立刻就消了。摘完石榴后,我们会挑一些漂亮的分给邻居,我感觉特别自豪。

现在,摘石榴的任务交给了儿子。他先在石榴树下转一圈,看中要摘的石榴后,他就用竹竿上的铁圈去套。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不断地调整竹竿的角度。只见儿子一会儿抬起胳膊,一会儿弯下腰,一会儿向后退。成功把石榴套下来了,他就欢呼雀跃;总也捅不下来,他就气急败坏;有时候被掉落的石榴砸到,他就哈哈大笑。因为小院,我和儿子拥有了同样的童年快乐,岁月轮回的感觉真是奇妙呀……

除了花草,充满爱心的爸爸还喜欢养小动物,他对待小动物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家里一共有四只乌龟,最老的已经二十五岁了,待在桶里就像一块大砖头,听见爸爸的声音,它还会抬起头来看一看呢。两只小狗既聪明又忠诚,我每次回家,它俩都上蹿下跳,恨不得黏到我身上。旺旺喜欢凑到我跟前,示意我摸它。如果我没伸手,它就会把头凑得再近一点,“得逞”后就满足地离开;贝贝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它是儿子的小跟班。这两只小狗像家人一样陪伴着爸爸妈妈,儿子也常常在小院里跟小狗们追逐打闹,小狗为小院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小时候,总觉得家里的房子和围墙都很高,现在再看,觉得它们都像缩小了一般。心安即是归处,小院已成为我心灵的慰藉。只愿花常开,人常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