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大爆炸”
作者: 本刊编辑部在详细解释什么叫“六一‘大爆炸’”之前,让我们先报道一下六一“预热”组,也就是踩着 5月的尾巴前来编辑部“打卡”的“创可贴”——
“为什么要抢我的名字?”
5月25日,重庆市渝北区金山小学的宋芝萱同学又来打卡啦!为什么说“又”?请复习一下2023年7-8月号的“特别报道”(在那一次报道中,我们误将宋同学的名字写为“宋芷萱”,小编已经当面向宋同学道歉啦)。这一次,她是特地带同班同学兼闺密杜雨桐同学来参观的,因为她在签到簿上发现了另一位杜雨桐的身影(请复习一下2022年9月号的“特别报道”)。女生版杜雨桐悔恨不已,她说,如果她早点来,“杜雨桐”这个名字的“所有权”就是她的啦。宋芝萱同学轻车熟路地带杜雨桐同学参观了所有“打卡”点,大楼外的最佳拍照机位也是三秒锁定。这一系列操作熟练丝滑,颇有小导游的范儿,几位小编一致决定,给宋同学颁发“小酷龙导游助理”的工作证。
“我以为你是说着玩的。”
这是陪同重庆市渝中区人民小学本部的蔺书渔同学前来编辑部的妈妈发出的感叹。蔺同学到访的日期是儿童节前一天,他“打卡”的时候,妈妈接到了朋友的电话,立刻开启了毫不留情的“吐槽”模式:“他儿童节的愿望就是去课堂内外编辑部,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听着妈妈“还真有这么个编辑部”的评价,小编在心里偷笑:哈哈,在妈妈心里,编辑部莫非是“二次元”般的存在?虽然听上去妈妈没有把蔺同学的话当真,但还是愿意满足孩子的愿望,这不就是“理解、尊重和支持”孩子的“中国好家长”嘛!
“天哪,你们这样捧了一路?”
这是小编看到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的颜语辰同学和罗楷迪同学时发出的感叹。他俩给编辑部带来了礼物——《流浪地球》和“祝融号”的积木作品。为了保持礼物的完整形态,两位同学一路手捧着它们,以至于到达编辑部时是“真·满头大汗”的状态,小编赶紧给两位同学送上清凉神器——小酷龙扇子。罗楷迪同学一边签到,一边告诉小编,自己曾在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中获得过全国一等奖,要知道,他才上三年级呀!看到我们的读者中有这样的“绝世高手”,小编也很得意呢!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六一“大爆炸”环节!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疫情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好多“创可贴”迫不及待地直奔编辑部,编辑部“爆炸”啦!
刚上班没多久,第一位“打卡”的“创可贴”——重庆市渝北区两江巴蜀小学的熊浩翔同学就到了。熊同学地皮还没踩热,重庆市两江新区星光学校的谭镇东同学和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小学的陈思涵、陈竺姐弟紧跟着就到了,小编立刻拉着三位“创可贴”和小酷龙一起合影。是不是觉得谭镇东同学的名字有点儿耳熟?哈哈,他就是防疫政策优化后第一位到访编辑部,并且修改了“中国好家长”奖牌的“大胆”创可贴(请复习一下2023年3月号的“特别报道”)!上一次,谭同学在签到簿上留下了“密码”,这一次,他当场给小编表演了“解码”,并且表示,在网上申请加他为好友的人变多了,看来,有不少聪明的“创可贴”都破解了他的“密码”。不仅如此,谭同学还“自作主张”地制作了一张“编辑部‘打卡’公约”贴在门口,提醒前来“打卡”的创可贴注意维护杂志社的办公秩序(同一楼层还有好多其他部门的叔叔阿姨在工作哟),他还建议前来“打卡”的“创可贴”自行补充公约的内容,颇为民主。
第四位前来“打卡”的“创可贴”——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的袁梓盛同学写得一笔好字(此处应有掌声)。看他用这么工整成熟的字体写出“向同学们炫耀一波”,颇有些“反差萌”。
第五位前来“打卡”的“创可贴”——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小学的洪润同学对使用贴纸颇有心得(看她的姿势多熟练),她还在签到簿上特别注明儿童节“没有作业”。小编不发表意见,请各位“创可贴”说一说,这算不算“拉仇恨”?
儿童节这天来编辑部的“创可贴”虽多,但人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比如第七位前来“打卡”的重庆市南岸区珊瑚浦辉实验小学的秦皓轩同学就颇有定力,如定海神针一般在编辑部里阅读杂志,对身边的热闹充耳不闻,令小编好生佩服!
紧跟着洪润同学前来的是重庆市大足区海棠小学的张婉瑜同学和她的弟弟张轶伦同学。看张婉瑜同学在一旁欣赏洪润同学贴贴纸的样子,像不像她的闺密?事实上,张同学和洪同学真的很有缘分——小编送大家离开的时候,发现张同学和洪同学在等电梯的空隙用电话手表互加好友。啊哈哈,小编还是头一回看到用电话手表加好友的呢!赶紧拍下来!
话题回到签到。弟弟张轶伦因为年纪小,还不太会写自己的名字,妈妈就手把手地握着笔和他一起写。这么温馨有爱的画面,我们怎么能放过?张婉瑜同学和弟弟张轶伦签完到后,还和陈思涵、陈竺姐弟合了个影。两对姐弟同一天,几乎在同一时刻来到编辑部,这也是难得的缘分哪!
在签到簿上位列第八的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金科小学的卢玉潺同学和张婉瑜同学都惦记着“酷龙糖业”的糖果和“酷龙冰业”的冰激凌。因为天气热了,糖果不易保存,所以“酷龙糖业”只制作了糖果的样品。见“创可贴”们这么好奇,小编就把珍贵的样品从柜子里取出来给大家鉴赏。“创可贴”们很给面子,异口同声地大赞:“哇!好可爱呀!出了我一定买!”
插播
大概是因为儿童节这天人太多,影响了卢玉潺同学的发挥。7月17日,卢同学二次到访编辑部的时候,才充分暴露了他的“E人”(即性格外向的人)本性……
除了两对姐弟,这天来“打卡”的还有一对姐妹,她们就是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山小学栖霞路校区的于航玄同学和于淇梦同学。瞧姐妹俩合作签到的样子,是不是同样有爱呀?
接下来出场的这两位“创可贴”——重庆市渝北区竹林实验学校的张瑞欣同学、郑安迪同学带来送给“小创”的画作不但尺寸巨大(比小酷龙的大头还大),而且画技惊人,颇有几分“赛博朋克”的“炫酷”,“好运连连,财气满满”的祝福语小编也很喜欢。哈哈,等着在博物馆上墙吧!这幅佳作的作者是郑安迪同学,张瑞欣同学谦逊地说,自己也有一幅类似的作品,因为自觉没有郑安迪同学画得好,所以没好意思带来,真是好遗憾呀!
终于轮到儿童节的“红蓝组”——重庆市江北区巴川量子学校的周钰栋同学和重庆市渝北区中央公园小学的李金隆同学出场啦!他俩虽然不是一个学校的,但非常默契地在同一时间段来到编辑部,而且一个穿蓝,一个穿红,如此经典的配色必须要一起和小酷龙合个影。不仅如此,他俩的口味还十分相似,所以他们都在签到簿上留下了希望“酷龙茶业”的饮品更甜一些的评价,也都在“公约”上写下了自己的建议。李金隆同学提醒大家“少写错别字”而不是“不写错别字”,堪称“人间清醒”——不写错别字是不可能的,对吗?哈哈!
最后,我们还是要以谭镇东同学收尾。为什么呢?因为前来“打卡”的“创可贴”都陆续离开了,只有他一直在编辑部静静地看杂志,接到了几次家长的催促电话也不为所动,直到中午下班,小编都去吃午饭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堪称在编辑部停留时间最长的“钉子户”!
如果“六一‘大爆炸’”已经让你眼花缭乱了,那接下来的暑假“打卡”连载多半会让你头晕眼花——都“连载”上了,可见有多少“创可贴”来编辑部啊!到访过编辑部的“创可贴”请不要着急,你们一定会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身影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