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的,不要假的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即景”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题目。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习作要求中明确说明要写“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如果你写的是人文景观(比如故宫),那就偏题啦。

一说到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拍照”。是的,当身处自然中时,大家都想用镜头留住美景,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画中人”。但,为什么一到把景观“放”到纸上时,大家就愁眉苦脸啦?

“即景作文”诊断书

症状一:四季“客串”

病情摘要:一看到“景物的变化”,很多同学就会下意识地想到一年四季。但本单元习作要求大家写“即景”,也就是“眼前的景物”,切忌代入“春夏秋冬”模式,以堆砌描写四季的好词佳句的方式替代自己的观察。

症状二:静止不动

病情摘要:从描写中看不到任何景物的变化,与其说在写一处景观,不如说在写一张照片。

症状三:词句堆砌

病情摘要:句子乍一看很美,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作者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因此无法进行具体的描写,只能把摘抄来的好词佳句组合在一起。这样的描写看似优美,实则空洞。

治疗建议

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各种自然现象,比如日升日落、风霜雨雪……它们的“呈现方式”往往比较单一,比如下雨,这一分钟和下一分钟几乎没什么区别,要想写出变化似乎不那么容易。怎样才能从看似平常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中找到精彩的写点呢?我们可以通过三种“不要”和“要”的组合来进行。

组合一:不要“复制粘贴”,要亲身体验

说到某种自然现象或是自然景观,你的脑海里多半会浮现出一些熟悉的描写,比如说到夏天,你就会想到烈日炎炎、植物干枯、小狗吐舌头……这些描写几乎已经成为模板,很多同学在写作的时候,都会不假思索地直接“引用”,“默写”出一篇看似合格,实则千篇一律的“即景作文”。我们必须强调一点——要完成本单元习作,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亲身体验”。描写景物应该怎么亲身体验?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模板的“提示”去体验。让我们以“夏日即景”为例——

要真的,不要假的0

组合二:不要千篇一律,要抓住特色

同样是下雨,下小雨、中雨、大雨时的情况肯定不同;同样是下雪,初雪、鹅毛大雪、春雪也各有特色。要解决“千篇一律”的问题,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细分法”。让我们以“雨中即景”为例——

要真的,不要假的1

一张思维导图可以帮你列出自己经历过的好多场雨,看看哪一场雨给你的印象最深刻、雨中景物的变化最大,它就是你的最佳描写对象。

组合三:不要堆砌辞藻,要融入情感

在前面两种“组合”里,我们都强调了要写出景物的变化。光写出景物的变化还不够,还得写出自己的感受,只有情景交融,景物才不会“死板”,作文才会生动。对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说,写景已经够难了,要融入“情”自然是难上加难。在这里,我们再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反向搜索”法。

平时,大家在观察景物的时候,会直接去“看”景物,然后再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通过你的感受和反应去“定位”景物的变化。

要真的,不要假的2

上一篇: 游慢吞吞市
下一篇: 酷暑即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