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永远在雨天为我打伞的人
作者: 胡晔
2023年8月3日星期四是个台风天,也是我去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参加小小讲解员预备队员线下展项讲解活动的第一天。一大早,妈妈就打着伞,冒雨把我送到了展馆。
我负责的是“人体与脑”展馆的“灵巧的手”展项。刚戴好耳麦和话筒,一群人就乱哄哄地围了上来,他们有的拿着文件夹,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交头接耳……顿时,我感觉有点儿缺氧,脑子里一片空白。旁边的老师着急地推推我,低声说:“评委来了,快介绍!”我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高高瘦瘦的老爷爷,老爷爷身后的人交头接耳,有说有笑,他们根本没有看展,反而破坏了展馆安静有序的氛围。我有些纳闷:展馆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地方,又不是拍电视剧的地方,为什么很多参观的小朋友都可以自觉维护展馆秩序,一些大人却做不到呢?面对这么嘈杂的人群,我很不开心,我想对他们说“请保持安静”,但我不敢,我只好咬着嘴唇闭口不言。
妈妈版《请包容孩子的“阴”和“晴”》:妈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记录了儿子心情的“阴”和“晴”,描写十分细腻。比描写更吸引人的是妈妈的智慧,她通过“了解开导”和“真诚邀请”的方式,解决了儿子体验之行的两大难题。这样一位“有爱有谋”的妈妈,本酷龙十分佩服!
儿子版《那个永远在雨天为我打伞的人》:儿子的作文详细解释了自己发挥失常的原因,文字中显露的童真令人感动。全文围绕“雨天为我打伞的人”展开,“雨天”既指真正的天气,也指成长路上的挫折,双关的构思非常巧妙。妈妈既在真正的雨天给儿子打伞,也扮演着解决问题的“救兵”角色,所以儿子的文字里才有满满的爱和安全感。
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进来。看到我木讷地站在那里,她温柔地问我怎么了。我抿着嘴不说话,妈妈的脸色由晴转阴,她转身向外走去。还没走出展馆,妈妈就遇到了场馆的老师。不知道老师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又折了回来,脸色也变得“阳光和煦”。这一次,妈妈认真询问了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对我说:“不要紧张,你就当妈妈是参观者,向妈妈介绍一遍。”我点点头,流利地向妈妈介绍起了身旁的展项。听完后,妈妈说:“你讲得很好呀。后面的时间,你像这样给大家介绍就可以了。”妈妈还语重心长地叮嘱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要用最好的表现去为热爱科学的参观者服务。”我点了点头。
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我又发愁了:这个展馆这么冷门,压根儿没啥人……就在这时,原本冷清的展馆里突然陆续进来了不少带着笑脸的参观者,有的是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有的是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也有小朋友自己来的。我赶紧挺直腰板,用老师上课教的手势向他们一一介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还有秩序地体验金属滑动按钮。“小哥哥讲得好棒!”“小朋友的知识真丰富啊!”我洪亮的声音和流利的表达获得了阵阵好评,我终于找回了感觉和自信。我望着门口,心想:要是妈妈能看到我现在的表现就好了。
这时,我看到外面的走廊上有一抹熟悉的身影,那个身影正在对来往的参观者说着什么。当那一群参观者随后就往我这里走来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妈妈就是那个永远会在雨天为我打伞的人呀!
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304)班
指导老师:丁伟兰
“换位思考”真是常谈常新。我们的《亲子作文大课堂》栏目一直是成功家教案例的展示舞台,而成功父母的一大特点就是会换位思考,能在思考后理解孩子、包容孩子。本期胡妈妈的育儿方式堪称换位思考的完美案例。别的家长看到孩子在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时闹脾气,多半会火冒三丈,然后严厉批评。胡妈妈的第一反应虽然也是生气,但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她知道孩子表现反常一定是有原因的,只要找到那个原因,就能解决问题。她也知道和大人相比,孩子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情绪掌控力等是有差距的,一味指责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是不公平的、不理智的,因此,她才采取了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的方式去解开孩子的心结。换位思考的“含金量”有多重?孩子的作文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