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选择永远相信孩子
作者: 李金隆爸爸
又是一年开学季,“神兽”归笼,皆大欢喜。
开学前的最后一天,孩子抓紧时间,又去课堂内外杂志社“打卡”了。
假期在家,孩子自发写了几篇作文,然后信心满满地去投稿,因为在他看来,写得多,就意味着发稿的机会也多。这一次到访编辑部,编辑亲口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上次“打卡”编辑部时送来的稿件要刊发了(注:见11 月号《吹牛大王》栏目《我的魔法之家》),孩子别提多高兴了。
孩子到了没多久,编辑们要开会了,就委托孩子“留守”编辑部,说如果开会的时候有别的小朋友来“打卡”,就请他代为接待一下。编辑们还告诉他,如果半小时之后还是没人来,他又想回家,自行离开就行。孩子在编辑部看起了杂志,他看得入了迷,丝毫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两三个小时倏忽而过。编辑们开完会回到办公室,看到孩子还在,异常吃惊。更让她们惊讶的是,孩子在阅读的间隙把专供小读者“打卡”使用的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书,码得整整齐齐;杂物,分门别类放在一起;垃圾,请进了垃圾桶;连桌面下方收纳得有些混乱的小玩具也被整理好了。
“你是怎么想到要帮我们收拾的?”编辑们一边“围观”,一边拍照,一边赞叹孩子的“觉悟”如此之高,毕竟,没有任何人提要求,也没有任何人给提示。“打卡”的孩子到此一游,无非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从来没有人把自己代入工作人员的角色去关注那张宽大而繁杂的桌子,孩子此举,堪称“打卡”的天花板!(小编补充:对“你是怎么想到要帮我们收拾的”这个问题,李金隆同学给出的答案是“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众小编翻看手机里桌面之前的照片,纷纷露出了“汗颜”的表情……)于是,孩子也得到了编辑们赠送的独一无二的大礼—— 一个最新款的、大大的小酷龙抱枕(小编补充:款式由李金隆同学任选哟)!我们也跟着沾了光,被颁发了“中国好家长”奖牌。没想到,我从小到大获得的最“大”的一个奖项,居然是孩子给我挣来的。
在“打卡”的时候,孩子目睹和体验了编辑的日常工作,比如反复校对文稿消灭错字,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及时回复邮箱投稿……他的心中种下了对文字敬畏的种子,我相信,以后再写作文时,他会更加重视,更加细心。孩子这种自发的体验是非常珍贵的,如果陪同的家长不停地给孩子“指导”,只会让孩子成为一个“工具人”。孩子不能给编辑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不是很可惜吗?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与见多识广的编辑交往?我认为一切方法最好都出自孩子的日常积累,出自他以往的积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才能呈现最自然的状态、展示最真实的风采。这一次“打卡”,孩子无疑赢得了满分。临别前,编辑还给他颁发了“工作证”,欢迎他下一次以“编外工作人员”的身份去“上班”。显然,编辑已经把他当作团队的一员了。
其实,这不是孩子第一次有这么优异的表现。暑期回老家玩时,孩子说要在楼下摆个套圈游戏的小摊子挣零花钱,我们压根儿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因为挣钱对大人来说都不容易,对一个外地来的孩子更是难于登天。然而,孩子竟然凭借他强大的内心、精心的组织安排和“巧舌如簧”赚到了上百元,展现了他强大的生存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看看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的孩子从父母那里“收获”的更多的是各种指责。很多时候,父母的干预太多,没有“界限感”,更别提尊重孩子了。孩子挺难的,也挺委屈的。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宇宙,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孩子身上暗藏着多少能量,又会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作为家长,我们应给予孩子信任、陪伴和鼓励。你可以选择永远相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