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传统文化魅力四射

作者: 吉林一考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谱曲的《琵琶行》成了流行“热曲”,创意视觉交互节目《满庭芳·国色》惊艳了华人世界,高冷的甲骨文成了魅力四射的萌萌的表情包,《只此青绿》成为特受青年人青睐的国潮“爆款”……这些启示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平易近人”,焕发新的生命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根基在于传统文化,所以,如何让传统文化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迸射出非凡的魅力,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实践证明,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继承和创新的结合,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新时代得到充分体现,进而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我们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明珠蒙尘,加入时尚元素,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可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一首融合现代摇滚和传统华阴老腔元素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荣登央视春晚舞台,使老腔声名大噪,享誉千家万户。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借助流行音乐,让一首首经典的古典诗词传诵大江南北……创新文化传承方式,让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舞台上复活,散发诱人的光芒,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我们要给传统文化注入科技元素,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新技术,实现古今完美“穿越”。从“萌萌”的故宫文创,到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再到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请当红明星演绎传统文物和典籍背后的故事……近年来,原本躺在博物馆、图书馆中的高冷的“小众文化”有了温度和活力,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借助新技术传承传统文化,能让古老的文明焕发新活力,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明。

创新传承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对文化发展的使命感,让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人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然,任何文化创新都必须以尊重传统文化为前提,切忌因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独特而损害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比如颠覆经典的文学形象,恶搞优秀的传统文化,扭曲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这些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获得商业利益,严重损害、亵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致误导国民、影响下一代的做法,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而是摧残。

流行歌曲《琵琶行》和创意视觉交互节目《满庭芳·国色》的走红说明,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普罗大众、重新焕发生机只是缺少一个契机。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一契机,不断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定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光彩,让每个中华儿女收获满满的文化自信!

(指导教师  王淦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