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立意,提升写作能力
作者: 章君芳文 题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称为“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会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会更困难。历史和现实深刻警醒我们,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居安思危。我们唯有保持慎终如始、如履薄冰的姿态,保持不畏艰险、勇毅向前的韧劲,埋头苦干、踏实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可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一、理解文题,准确立意
“理解文题,准确立意”是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更是确保文章符合逻辑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关键。看到文题时,不仅要理解文题的表面含义,而且要理解文题背后的深层含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要仔细阅读文题,理解文题的开头、结尾、要求等,尤其是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暗示。其次,在理解文题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思考文题可能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大家能将文题与生活中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与所学的文本连接起来,与各学科的相关话题勾连起来,在形成结构化知识与思维的同时,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再次,能将思考的内容聚焦到某一个点上,将其提炼成一个明确又具体的论点。形成的论点要注意三方面:符合文题要求、积极向上、新颖且能引发更多共鸣。最后,能围绕中心论点,构建基本的文本框架,这个框架要能展现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和论证方法。就上面的文题,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立意。
1.立意一:坚持不懈,勇攀高峰
这个立意更多地强调在面对困难时所要具有的态度。行走在人生路上时,要坚持不懈,就像爬山一样,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在中途遇到“快活三里”这样的诱惑时,在中途遇到可以休息的理由时,在中途大脑出现松懈时,我们绝不能放弃攀登的目标。大家都知道,挑山工在登山的时候,不会在“快活三里”这样的地方久留。因为他们知道,休息过长会导致腿“发懒”,继续攀登就没那么容易了。同样,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当我们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也要持有一颗警觉的心,不能因停在所谓的“舒适区”而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要有攀登高峰的决心,一鼓作气、一往无前、不畏艰难。
2.立意二:居安思危,保持警惕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称为‘快活三里’”,我们可将这视为“居安”,即这是一段风平浪静的生活,是一段不需要担心的生活。对于一部分人而言,他们选择在此歇脚,忘记了前行。而作为挑山工,他们意识到休息时间久了,腿就会“发懒”,在这样的“发懒”状态下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要有挑山工这样居安思危的心态和警觉。因此,我们可这样立意:在顺利和安逸的时候,不能忘记可能存在的风险。无论是历史,还是眼前的现实,其实都在讲述这样的事实——越是在顺利的时候,越是要保持警惕,要能在“快活三里”预见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十八盘”。总之,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知晓可能出现的危机,积极应对这样的危机,笑对生活。
3.立意三:慎终如始,踏实奋斗
文题一开始说: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称为“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在这个表述中,我们可得出结论: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做到慎终如始的。因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表达:在为人生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初心。这个初心就是我们出发时所怀揣的梦想,就是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所拥有的谨慎和努力。文题中说: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这其实在告诉我们,挑山工能保持慎终如始的心态,这是他们能顺利到达山顶的关键。如果我们想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就要保持这种态度,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诱惑,都要保有冷静和坚定的心态,像挑山工一样,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一步一步,踏实奋斗,不断向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和进步。
二、巧选角度,精心构思
对于高中生而言,“巧选角度,精心构思”就是文章要有明确的论点,同时也要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在写议论文的时候,要从所提供的材料中确立一个好的角度,这个角度要能够凸显文章的创新性。因此,要对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不同的观点和论据进行一定的取舍,从而挑选出最具说服力的角度。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围绕所确立的论点展开论证,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关注论证的严密性,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基于上面的立意,我们可从以下四个角度出发。
1.角度一:持续努力与迎接挑战
我们可以从“持续努力与迎接挑战”的角度阐述,重点阐明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在构思上,可以先写挑山工在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坚韧,这需要重新表述原文题的情境,在突出艰辛与坚韧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接着,可以分析“快活三里”带来的诱惑与潜在的危害,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阐述。再接下来,在阐述的基础上强调,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不断坚持,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2.角度二:居安思危与危机意识
我们从这个角度进行构思时,可先从文题出发,将“快活三里”作为引子,提出“在安逸环境中人们容易滋生松懈心态”的观点。接着,可借助生活中或历史上的一些例子来说明在舒适区时人们容易忽视潜在的风险。再接着,可以讨论“培养危机意识、提高警惕、不断创新”的一些重要举措。最后总结,表达期许:在平稳时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为迎接下面的挑战做好准备。
3.角度三:慎终如始与坚忍不拔
选择这个角度时,可先从文题中有关挑山工的表述中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挑山工始终保持着谨慎和坚韧的态度。接着,可跳出文题,探讨慎终如始的品质对于成功的意义。可先解释“慎终如始”的含义,再结合一些富有时代特点的例子作为论据。然后,通过对比不同人在面对挑战时的态度和行为,说明慎终如始的重要性。最后,可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培养这样的品质,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4.角度四:埋头苦干与脚踏实地
以这个角度构思时,首先要聚焦于文题中对于挑山工的描写,对其中的文字重新表述,突出挑山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踏实奋斗对于取得成功的关键作用。再接着,可通过列举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人物的例子,说明埋头苦干的重要性。最后,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呈现这样的观点: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看到更高更美的风景。
居安思危,笃行不息
——从“快活三里”看成功之道
去泰山旅游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半腰有一段平路,那个地方被称为“快活三里”。那里是很多人歇脚的地方,爬山累了,就在那儿休息一会儿。但是作为泰山的另一个重要风景线的挑山工,却不愿意在那儿久留。因为他们发现,如果在这样的地方休息久了,腿就会“发懒”。一旦自己的心被慵懒占领,就不愿意再实现更高的目标,迎接更难的挑战了,“十八盘”也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其实,无论对于挑山工还是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笃行不怠,居安思危。
笃行不怠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能发明电灯泡,持续地努力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家都知道,他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那时的他只要有一个想放弃的念头,只要有一个想在“快活三里”休息一会儿的念头,就有可能不再愿意继续拼搏,继续去找寻新的路径。同样的道理,笃行不怠对于我们每个高中生的成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数学学习上出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尤其是在经过一些失败之后,我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尤为重要。如果我们选择继续前行,去努力地实践,继续弄懂那些没弄懂的题目,将那些不会的问题列举出来,找寻更多求解的路径,那么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我们将会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新的飞跃。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地前行,需要我们相信自己,不断地找寻进步的空间。笃行不怠不但是我们前行的态度,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在当今的中国,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笃行不怠,只有不停下前行的脚步,我们的国家才会从繁荣走向更加繁荣。
相对于笃行不怠而言,居安思危更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智慧,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推动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智慧。显然,居安思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智慧,是预防为主的智慧,是每个高中学生都需要拥有的智慧。任正非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他所创设的华为公司一步步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的科技公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居安思危。任正非说,10多年来,他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其实每天都在思考失败就是每天都在思考危险,每天思考可能的危险就能提前将那些还没有出现的危险一点点地化解掉。任正非与他所带领的公司在平静的每个日常里解决了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时,华为也就一天天地壮大起来。拥有居安思危的习惯,我们就能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危险境地。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时,行走在一个个高大又安全的教学楼时,我们其实也没忘记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此我们会在每周进行不同的安全演练。我们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防震演练,当学校的喇叭里传来警报时,我们就会躲在相对安全的课桌的三角地带,拿一本书挡着头部,再在班长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安全地离开教室,撤到操场的空旷地带。这样的训练,让我们养成了居安思危的意识,当真正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也会将其当成稀松平常的一天,泰然处之。大家都会唱的一首歌是我们的国歌,国歌有这样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居安思危,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
点 评
本文写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部分是“笃行不怠”,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笃行不怠是持续努力、不懈奋斗的精神;笃行不怠就是促进个人成长的基石;笃行不怠是现代中国前行的重要路径。第二部分写的是“居安思危”,也是分三个部分表述:居安思危是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智慧;居安思危是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危险境地的密钥;居安思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计策。就这两个部分的论述而言,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涵盖了主题,又列举了现实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