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范文引路 抓读写结合训练

作者: 燕鹏国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范文,都是精心挑选的佳作,是我们语文学习中的珍宝。在学习中,我们可以这些教材范文为“导师”,汲取其中的写作智慧,探寻“读写结合”之技,以进一步精进写作技艺。透过审视教材范文的结构、修辞、情感,深入探讨范文中的因果关系,我们能更加深刻地领略文章的“道”“情”“因”,也即作者的写作方式、情感表达,以及论证逻辑。这将有助于我们应对写作中的挑战,提升文章之质与表现之力。

一、范文引路,探文本之“道”,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启示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范文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我们通往写作成功的道路。这些范例是文学中的典范,蕴含着深刻的规律和精湛的技巧,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宝贵的指导。每篇范文都是一本写作的“教材”,它们背后的精妙构架和技法等待我们去探索和汲取。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不同的写作情境中,以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范文时,要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正如一幅画作需要坚实的画框来支撑和衬托画中的内容一样,一篇文章也需要一个清晰的结构,以确保读者能够有条不紊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内容。观察范文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是如何有序地组织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如在阅读《背影》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来叙述,这让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吸引读者进入故事中。文章的开头巧妙地引出主题,即父爱的伟大,让读者思考。然后,文章通过作者的回忆逐渐展开,讲述父亲的平凡行为和伟大品质,形成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张力。最后,文章以父亲的离世作为结尾,凸显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文章结构,我们还需要留意范文中使用的句型和关键词。范文通常会采用一些特定的句型或关键词,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表达力。在《背影》中,作者就使用了“在我记忆的深处”这个短语,巧妙地引出回忆的主题。这种用词方式让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最重要的是,我们以教材范文引路,通过探究文章的“道”来深化我们对写作的理解与对写作技巧的学习。文本之“道”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其构思、结构、修辞等元素都是色彩斑斓的点滴,将我们的文字之笔染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如果范文使用比喻来生动描述事物,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应用比喻,即使主题截然不同,也可以让文章更有创意、更引人入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而且拓展了文学视野,从而让文字更具表现力和深度。

二、范文引路,悟文本之“情”,抒发情意

情感是文字的灵魂,使作品更具有渗透力。每一篇范文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情感表达的杰作,它能够感染读者,引发共鸣。在教材范文中,我们可以深入研读文章,领悟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使文章更加感人和富有表现力。在写作中,掌握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还能让我们的文字更有温度和力量。

以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为例,这篇文章充满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在文章中,作者将邓稼先塑造成一个科学家的楷模,一个无私奉献、孜孜不倦的科研者,描绘了邓稼先坚守科研一线的情景,写他夜以继日、倾注全部心血投身于科研事业中,这样的描写不仅是事实的再现,更是作者对邓稼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的赞颂。这种情感的传递让我们仿佛看到邓稼先在实验室里的坚毅面容,深切感受到他为科学事业所付出的心血。通过深入剖析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我们能够学到如何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如何让读者与文章中所描述的人物和情境建立情感联系。这种能力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赋予文章更深层次的内涵和表现力,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传递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引人入胜。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教材范文中汲取灵感,学习如何用情感来丰富我们的文字。通过深刻感悟教材范文中蕴含的情感,并加以反复揣摩和练习,我们不仅能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来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还能提高写作质量,使文章更加感人。

三、范文引路,深入剖析,解文本之“因”

深入剖析教材范文中的因果关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阅读一篇范文时,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其中的因果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思想和论证方式。这个过程涉及分析文章的结构、逻辑和语言运用,以揭示作者如何表达观点和选择论据。我们可以先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看作者是如何引入一个观点或主题的。这个引子通常是文章的开始,作者用其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并提出问题或观点。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文章的发展部分,看看作者提供了哪些论据、事实或例证,以支持他提出的观点。最后,我们要看文章的结论,了解作者如何总结和强调他们的观点,形成因果关系。

例如,阅读《皇帝的新装》时,可深入剖析这篇文章的结构,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方式的关键。文章一开始采用引子,引出故事的背景和问题,即皇帝被骗,穿上了一件“无形”的新装。这个引子在文章中起到了引导读者进入故事的作用,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这种引子,读者能够明确故事的基本背景和问题,即皇帝被欺骗,穿着一种看不见的新装。这个问题成了整个故事的核心。随后,文章逐渐展开情节,描述人们对皇帝的奉承和皇帝在盛大游行中的尴尬。在这一部分中,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人们对皇帝的奉承和夸奖,同时也展示皇帝的自负和自大。文章将人们的奉承和皇帝的真实境遇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这种对比的修辞手法,能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最后,文章通过一个小孩的坦率来揭示真相,将故事发展推向了高潮,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满足。这也是文章的反转点,让读者在皇帝从被欺骗到意识到真相的巨大反差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文章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突出皇帝的被欺骗和小孩的坦率。如,皇帝被形容为穿着一件“无形”的新装,这是一个比喻,用来强调皇帝被欺骗且毫不知情;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奉承言辞和形容词构成排比句,用来强调人们对皇帝的欺骗,以及皇帝的自负。此外,文章中特定的词汇选择也有着深层次的意义。比如,“绣花鞋”和“无形的新装”都是形象的词汇,用来描绘皇帝穿着的服装。这些词汇的选择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感,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因果关系是文章中的重要元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分析文章中的内容。通过深入剖析教材范文中的因果关系,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而且能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写作任务。经过反复练习,我们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范文引路,观文本之“象”,比喻生动

在学习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教材范文扮演了引路者的角色。它们如同指南针,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优秀的阅读与写作之路。通过观察文本之“象”,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写作的奥秘;通过比喻等修辞方法的使用,我们能够更富有创造力地运用语言,从而提升读写结合能力,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比喻是将事物的特点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通过将其与熟悉的事物或情境相比较,使写作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例如,阅读《春》这篇课文时,不难发现作者巧妙运用了比喻修辞,将春天形象地描绘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图景。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赋予文本更多的生动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在写作时如何运用类似技巧的示范,有助于文字更具表现力。作者在描述“大地苏醒,万物复苏,仿佛一位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巨人,舒展四肢,欢迎着朝阳的拥抱”时,用了一个巨人的比喻来描绘春天的来临。这个比喻创造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庞大的存在,就像巨人一样。春天到来时,它仿佛是一个欢愉的孩童,充满了能量,热烈地迎接着晨光的拥抱。这个比喻将抽象的概念——春天的复苏,转化成一个形象鲜明且易于理解的场景,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命力。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范文是如何引导我们观察文本中的比喻的,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比喻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力。这正是用教材范文引路,抓读写结合训练的目标,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能力,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吸引力。

五、范文引路,填文本之“白”,创意迸发

在教材的引领之下,我们踏上了读写结合的训练之路。教材范文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写作的前行之路,而我们的创意则如潺潺溪水,源源不断地涌现。让我们一同填补这张白纸,探索知识的无尽海洋,将创意如星辰点缀其中。这个过程既有教材范文的引导,又有同学们创意的迸发,形成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享受写作的乐趣。

例如,阅读关于一座城市的范文时,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将这座城市进行创意改编,把它变成一个充满魔法和奇幻生物的世界。这个城市可以有魔法巷道、巨龙巡逻队、魔法商店和仙境公园等元素,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魔法氛围。如,我们可以描述城市的街道由神奇的彩虹石铺成,夜晚的星空下会出现闪烁的仙光;城市中有各种奇幻生物如独角兽、小精灵和炽翼凤凰,它们与居民和谐相处;城市的魔法学校培养着新一代的魔法师,他们可以驾驭元素之力。这样的创意迸发让城市成为一个神秘而奇妙的地方,能让读者沉浸在这个奇幻的世界中,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

这种创意写作不仅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还能锻炼我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将现实世界与奇幻元素相融合,同学们可以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同时,这种写作方式也能激发我们的写作兴趣,让我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中,享受创作的过程。因而,这种创意的迸发不仅对写作有益,还能对个人的成长和思维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材范文引路,读写结合训练愈发充实而有趣。白纸不再是空白,而是承载着我们的思考和创意的平台。让我们继续努力,用心灵的火花点燃这张白纸,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教材范文引路,抓读写结合训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学习与提升写作能力的机缘。透过深入剖析范文,我们能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构建和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反复的实践与练习,写作能力将不断提升,文字将更显生动和力量,从而更能够完美表达思想与情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