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观察·深思考·趣表达

作者: 田力

记叙文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美丽画卷,每一笔都凝聚着我们对生活的洞察。细致观察,精心描摹,让每个细微之处都跃然纸上;深挖思考的矿藏,提炼智慧的矿石,将其熔铸成画卷中璀璨的星辰,引导读者在思考的海洋中遨游。而趣表达,则如同点睛之笔,让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写记叙文,要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并以有趣的表达方式展现生活的美好。

一、细观察,寻找光点

1.聚焦人物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像细心的雕刻师一样,观察身边的人,寻觅他们灵魂深处的独特印记。他们的眼神、微笑和举止,都藏着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揭晓、领悟。将这些独特的魅力,那些未经雕琢的真实情感,细心地刻在心间,在写作时将其倾泻于洁白的纸页上。在观察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捕捉人物的外貌特征,还要深入探索他们的性格与习惯。他们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句言谈,都是他们灵魂的写照。我们要像画家一样,先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用情感渲染他们的神韵。如此,人物的形象才能立体而饱满,跃然纸上,触手可及。

以“阳光下的老匠人”为题写作,为了把这个故事写得引人入胜,要聚焦这位老匠人,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捕捉他的外貌特征,并把握他的性格与习惯。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老匠人。他是不是有深深的皱纹和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他的眼睛是否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动作是否熟练而从容?这些外貌特征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匠人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环境。接下来,要了解老匠人的性格与习惯。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还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怎样的?他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或习惯?通过与老匠人交流和观察他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描写老匠人的形象。不仅要描写他在阳光下劳作的场景,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他的性格和习惯。比如,可以写他在制作一件工艺品时,如何精心挑选材料、仔细雕刻、不断追求完美。这样可以使老匠人的形象更加立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老匠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让读者能感受到他的形象和特点。基于认真观察,能全面、立体地展现“人”的形象。

2.描写环境

将景色、情感与感官描写融为一体,记叙文便如诗如画,读者便如痴如醉。万物皆有生命,皆有温度,我们应细心观察,精心描写人文景观。山川湖海、草木虫鱼、风花雪月,万物皆有情,皆有灵,皆有诗意。对于环境的描写,不应仅限于表面的景色,要深入感受无形的力量,比如风的呢喃、水的流转,让读者感受到四季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在字里行间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万物生长的奇迹。

以“雨后的公园”为题写作,首先应细致观察景色。观察不仅仅是看,还包括听、闻、触、尝。在雨后的公园里,我们会看到湿润的地面、晶莹的水珠挂在绿叶上;能听到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水滴落地的声音;能闻到清新的泥土气息;还可以尝试踩一踩地面,感受雨后泥土的湿润。这些观察所得,都是写作素材。接下来,要把观察到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看到鸟儿欢快地叫着,会不会心情变得愉快?踩在湿润的土地上,是不是觉得和大自然更亲近了?把这些感受融入描写中,让读者体会到你的情感。然后,要调动感官描写景色。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鼻子闻、手触碰。比如,可以写“我听到了雨滴打在地上的声音,清脆又悦耳,像一首自然的乐章”,或者“我闻到湿润的泥土气息,清新又舒适,感到心旷神怡”。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有更深的代入感,仿佛能听到、闻到、感受到你描写的景色。最后,可以运用修辞增强描写的生动性。比如:“雨后的公园像一幅刚完成的水墨画,清新又美丽。”“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庆祝雨后的新生。”这样的描写会让景色更加生动有趣。

二、深思考,挖掘意蕴

1.事件的多维解读

深入思考,是探寻事件真相的必要途径。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有如云起龙骧,我们深入探究其起因,揭示其深层内涵,认识事物不能流于表面。要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揭示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以“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为题写作,我们要回忆一个关于母爱的具体事件。这个事件可以是妈妈精心准备一顿饭、洗衣服,或者是对自己的教诲。然后,思考这个事件背后的原因。例如,妈妈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做饭?这背后有什么深意?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事件。例如,可以从妈妈的视角思考:她当时是怎么想的?她希望自己能从中领会到什么?还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这个事件如何影响了自己的成长?除了对事件的直接解读,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意蕴。例如,可以思考母爱的一般特征:无私的、细腻的、持续的。然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是如何从那个特定的事件中感受到这些特征的。例如:

通过对这次事件的多维度解读,我对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明白了母亲的不易和艰辛,也懂得了要珍惜与她相处的时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长,能回报母亲对我的爱和付出。

同时,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结构的清晰性。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但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要不断穿插思考和反思。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你对母爱的深入理解。

2.主题的提炼升华

事件的发生、人物的言行,皆有深意,皆需解读。我们要深入探索,总结、提炼文章的主题,使之成为全文的灵魂与统领。在提炼和升华记叙文的主题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个人感悟与思考,这是赋予文章独特见解与深度的关键。要让自己的心灵与文字交融,让个人的感悟与思考如诗般流淌。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深度,才能引人深思。

以“我的动物朋友”为题写作,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想到一些关于友情的小故事,但要让故事更有深度,要深入思考并提炼主题。首先,要合理选择和构思故事,即要挑选一个关于友情的小故事。可以是你和朋友之间的互动、一段共同度过的时光,或是一次对你影响深远的经历。然后,从多个角度构思这个故事,思考它可以体现友情的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友情。友情是什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如:

一天,豆豆在玩耍时不幸被一辆车撞伤。我赶到医院,看着它痛苦的样子,眼泪不禁流下来。那一刻,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也明白了自己对豆豆的责任和情感。

友情是陪伴,是支持,是共同成长。友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关于友情的独特见解。例如,友情教会我们信任、宽容、珍惜。将这些见解提炼出来,就能成为文章的主题。要将所写的故事和主题结合起来。叙写事件时,不仅要讲述发生了什么,还要表达感受和思考,让故事更有深度。同时,也要注意在文章的高潮部分升华主题,强调友情的价值和意义。在叙述过程中,不仅要有具体的事件和生动的描写,更要在这些细节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如通过与小狗豆豆的相处,可以提炼友谊的真谛、生命的价值等主题。这样不仅能让文章更加有深度,也能引导读者进行思考。例如: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小狗豆豆不仅仅是一只宠物,更是一位无言的老师。它教会了我珍惜当下,勇敢面对困境,以及关心和爱护他人。我相信,无论未来走到哪里,这段与豆豆共度的时光都会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三、趣表达,点燃情感

1.多彩的语言艺术

要写好记叙文,“趣味表达”是一种有效方法。比喻、拟人等修辞,如同画师的调色板,可使作文色彩斑斓。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手法,让语言如春风拂面,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同时,句式变化是增强文章节奏感的秘诀之一。长句与短句交织,如同乐曲的高低起伏,让文章具有律动美。我们应巧妙运用句式变化,让文章如诗般抑扬顿挫,引人入胜。如此,我们的记叙文才能如诗如画,引人入胜,让人陶醉。

如以“和爷爷一起钓鱼”为题写作,可以看出这个题目要求写一个充满亲情和回忆的故事,让我们回想和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加有趣和感人,首先,要明确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这个故事中,“和爷爷一起”是时间,“我”是人物,“钓鱼”则是事件。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选择钓鱼这个活动?钓鱼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描写事件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比如:“爷爷手中的渔竿仿佛是他的一位老朋友,见证了他无数次钓鱼之旅。”这里用“老朋友”比喻渔竿,让读者能感受到爷爷和渔竿之间的情谊。另外,长短句的应用也非常重要。短句能更好地表达紧张、激动等感觉,而长句则可以详细描写。比如:

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爷爷和我坐在湖边,等待鱼儿上钩。“爷爷,鱼儿怎么还不来?”我焦急地问。爷爷微笑着说:“别着急,它们正在路上呢。”

这段中短句描写了清晨湖面的美景,而长句则表现了爷孙之间的对话和情感交流。最后,抒发情感。情感是记叙文的灵魂,要通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我们的情感。比如:

看到爷爷满脸的笑容和手中的鱼时,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耐心和乐趣。和爷爷一起钓鱼,不仅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更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这样表达情感,能让读者对故事产生共鸣,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美好。

2.个性化叙述风格

趣味表达,不仅是写记叙文的重要技巧,更是抒发情感的有效路径。为了做到“趣味表达”,可以尝试不同的叙述角度和方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叙述节奏,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同时,在叙事过程中,可以采用幽默、轻松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以“夏日的冰淇淋冒险”为题写作,为了趣味表达,可以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和写作风格。首先,可以选择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也就是以“我”的视角写作,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比如:“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我拿着冰淇淋走在街上,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样的开头既有趣又神秘,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接着,可以运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增强故事的趣味性。比如:“冰淇淋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始滴水,我赶紧加快脚步,想找个阴凉的地方躲一躲。”这样描写幽默有趣,让读者会心一笑。另外,可以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讲故事。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整个事件的发展,让故事更加客观、真实。比如:“小明走在街上,突然发现了一个冰淇淋摊位。他想尝试一下新品的口味,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样叙述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最后,注意叙事风格的统一性。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都要保持整个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混乱或突兀。同时,也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比如,“我咬了一口冰淇淋,顿时感到一股清凉从舌尖传遍全身。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冰淇淋是美味的食品,有治愈人心的力量。”这样描写既有趣又饱含情感,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冰淇淋的魅力。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叙事角度和方式,运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可以让故事更加有趣、引人入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