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运用
作者: 缪天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写作在学习及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小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小学生仍存在“写作难”“作文质量差”等问题,需要教师实事求是,对症施治。而合作学习法或许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剂良药,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仅供同行参考。
一、重视小组人员分配,将合作质量提至最高
1.小组划分多样化,实现有效分组
小学生正处在情感活跃的关键时期,大多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新事物,他们乐于表现,希望得到关注和表扬。此时,建立合作学习模式,会增大成功的概率,使之更有可能获得表扬;与此同时,合作组犯错,也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后果,因此能有效避免学生写作积极性被削弱的情况出现。而当写作合作模式趋于多元化后,更能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低效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分组合作实际效果。
例如,在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来编童话”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目前的写作能力、性格、性别、知识水平等划分小组。原因在于,不同性别的孩子写童话时的关注点不一样,女同学大多喜欢围绕梦幻的景色以及公主王子的故事展开,男同学则更愿意从奇幻的角度展开。在这种情况下,若仍将男女同学纳入同一个小组,则不仅不能推动合作进行,反而可能降低合作效率、出现合作纠纷,甚至导致合作终止。而当组内学生差不多有着同样的写作思路与方向时,小组就会呈现出浓厚的合作氛围,学生写作时也会更加积极、更加有目的地互帮互助,不但有利于提升合作实效,提升学生合作能力,还能融洽组员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小组学习氛围。
又如,在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的写作教学中,对于观潮的描述,不仅要正面写潮水的状态,还可以写观潮人的语言、神情、动作,从侧面体现出大潮的壮观。但是,小学生往往难以兼顾写景与写人两个方面。因此开展小组合作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写潮组和写人组。如此一来,既能促进学生各自发挥所长,同时还能降低写作难度,确保学生始终保持写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其写作效率。在部分情况下,教师还可突破常规模式进行写作小组的划分,比如前后左右学生自行组合或是通过抓阄随意组合,从而活跃小组气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明确组员任务,体现合作学习的意义
将合作纳入写作练习,可以有效改变学生以往单独写作的习惯,让他们在交流分享中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小组及班级的凝聚力。
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缩写故事”为例,缩写故事虽不是一件难事,但要想完全不遗漏原版故事线索,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为确保故事缩写效果,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分派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各司其职。首先,各小组应选举或由教师指派一名小组长,主要职责是协调组内合作情况、组内成员关系、控制小组合作进度等。每个小组由四至五人组成,每人都应根据其实际能力承担不同的任务,比如一个负责故事构架的编排,两人负责故事原文资料的收集整理,一人担任联络员,等等。明确分工后,所有组员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能力锻炼,学生也会在合作期间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为达到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还应提前对组长进行培训,使他们知道如何分配任务、如何控制时间、如何营造氛围、如何调控进度等。对于小组内的学困生,教师也要给予充分重视,比如每次先让他们发言,让其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被器重的,从而逐渐肯定自己的价值。
二、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使学生更好地合作
1.培养合作技能,提升学生交流与协作的能力
合作成功的基础之一是同伴具备合作的特质。小学生喜欢表现,合作时总是愿意自己说,却不重视听,这就容易导致合作变成单方面的输出,而非双方的交流。所以,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进而提升写作练习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词扩写故事。开展小组合作时,教师应首先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当组员发言时,学生必须聚精会神、仔细聆听,不能自说自话、开小差。这样既能保证组员之间知识共享,也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其次,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展合作学习时,若学生在言语上表现出怯懦,教师应及时引导,让学生尽可能将心中所想阐述出来,当学生无法清晰明确地表明观点时,可以让其他组员帮忙补充。经过一次次锻炼后,学生会逐渐领悟到合作学习的真谛,不断增强胆量和勇气。另外,教师还需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比如,当一个学生提到:“我就是在姑苏出生的,可是我没有去过寒山寺。”这时教师可以在旁边引导学生:“你们知道姑苏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姑苏为何最后被改成了苏州呢?”“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寒山寺的故事?”教师也可提出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比如,“诗的最后一句说夜半钟声,同学们觉得这句话是真的吗?半夜真的会敲钟吗?”通过这些提问,学生也懂得了应勇于提出疑问,要有刨根问底的意识。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课后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比如,每次写作任务完成后,教师提醒学生总结自己最新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尚待改进之处,并将其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同时,教师定期查看学生的总结与反思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2.培养素材收集能力,确保小组写作练习成效
要想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具备合作技能,学生还必须通过不同的途径摄取多元写作素材。学生在小组内最大程度地共享素材,有利于丰富大家的素材积累,激发写作灵感,使作文更加饱满、生动,使写作过程更加顺畅。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的教学中,写作主题就可设定为“我印象最深刻的动物”。首先,引导学生从各自生活出发,在小组内就自己有印象的动物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通过他人思想与情感的带动,获得自己未曾有过的感悟,进而达到丰富写作素材的目的。又比如,在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图画,写一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各发一幅图画,并向学生说明本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及目标。假若某小组分到了一张乡村风景图,可引导他们按照从如下方面进行素材整理:(1)观察景色,包括花草树木、人家、山河、鸟兽、云彩、蓝天等,并说明这些景物的颜色、形态及变换等。(2)观察人物。画中出现了哪些人,他们面貌如何,在做什么,猜测他们即将去哪里,又要做何事。(3)思考如何根据这幅画写出一篇文章,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故事,还是以图中人物的角度写自述,或者直接按照图中内容铺叙。开展小组合作时,成员可定为四人,一人任组长,负责统筹小组合作情况,其他三人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之后展开充分的交流和共享。在此期间,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适时提醒,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激活灵感。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升学生寻找素材的能力,还能强化他们写景、写事的相关技巧。
三、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和习惯
跑题是小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在写作时始终保持头脑清晰,梳理写作思路,保证文章有中心、有主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展科学合理的写作引导,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和写作习惯。
例如,在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他像一棵挺拔的树》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据此合作讨论,确定多个写作话题。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如果发现跑题现象,首先听取组内其他成员的观点,再让切题的学生阐述自己选择此话题的原因,让偏离话题的学生借鉴,而后教师再详细讲解如何紧贴原文另设新的话题。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了以下写作话题:“我的爸爸像树一样伟岸”“那个如山一般沉默坚强的男人”“妈妈如同水”,教师此时再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写作。在《他像一棵挺拔的树》中,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直接写人,因而没有融入太多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小组合作中,教师可以让成员一起分析和探讨课文的写作思路、技巧、情感和主旨等,而后一同展开写作。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才思枯竭或是思维不畅时,教师可以提醒他们借阅同伴的作文,或者就写作的方式方法咨询其他组员,实现组内友好互助,层层突破习作难关。
如果班级中已经开展过多次小组合作写作,学生对此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经验。那么,写作主题创设完成后,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之后就由学生自行补充内容。比如,教师首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提纲,这样就能避免他们想到什么写什么,导致文章结构模糊、内容杂乱,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行文有规范,写作有层次。例如,写作开始前,教师可先为各小组讲解如何拟写提纲,让学生做好记录,而后引导小组成员拟提纲,提纲初稿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分析所拟提纲的优缺点,并修改完善。教师要及时针对各个小组的提纲进行查阅和反馈,并在班级中展示优秀提纲,让其他小组以此为借鉴,更新自己的提纲编排思路。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根据提纲写作的同时也不能拘泥于提纲,而是要尽可能地发散思维,以丰富作文的内容。比如针对“母亲如水”的主题,除了写母亲待人温和,也可从她做事仔细、情感细腻、遇事感性等角度出发,全面而深刻地刻画其如水般的特质。
紧接着就是作文完成后的合作修改。修改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除了写,教师还应重视小组间的合作修改,这也是学生需要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作文完成后,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评改,并评出本组的最优作品,再让小组成员一起修改,让学生在优秀作文的畅游中,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比如恰当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还能为其接下来点评修改其他伙伴的作文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最后,小组成员依次发言,首先指出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再指出其他成员作文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对于小组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也可推荐到班级中,在全班传阅,以此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展小组合作式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交流分享、互帮互助,可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提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