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尊重之道,予社会之美

作者: 李依宁

当今时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尊重是帮助我们收获真挚友谊的桥梁,是促使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学习尊重之道呢?我认为我们要接纳差异,换位思考,珍视他人劳动成果,平等对待他人。

尊重他人,要学会接纳彼此差异。

因为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习惯,也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自然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便会显现出来。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世界的多彩。因此,我们要接纳彼此的差异,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要学会主动换位思考。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矛盾与冲突,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有没有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呢?《增广贤文》中提到:“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其实,我们很容易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忽略他人的感受,一味地关注他人的缺点。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对他人多一份宽容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美好。

尊重他人,要学会珍视他人的劳动成果。

上学途中,你是否看到有人随手丢弃垃圾?旅游时,你是否遇到有人一时兴起而随处乱刻乱画?亲朋在饭店聚餐时,你可曾碰到有人仅凭个人喜好而故意给饭店差评?……你如何看待这些做法?他们可曾想过环卫工人晨曦中那忙碌的身影?可曾想过景区工作人员的日夜辛劳?可曾想过掌勺师傅忍受酷热做饭的不易?……因此,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珍视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为社会增添一份关爱。

尊重他人,要学会平等对待他人。

被南非人民称作英雄的曼德拉,面对严重的种族歧视,积极参与斗争,为消除种族歧视而不懈努力。他坚持不懈的斗争,他平等对待他人的意识、积极尊重他人的态度让他成为南非人民的英雄,也备受世界尊重,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放眼全球,我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就是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动写照吗?所以,我们应积极平等地对待他人,拒绝任何歧视,促进社会稳定!

生命因尊重而精彩,社会因尊重而和谐。让我们将尊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点 评

习作主要从四个方面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述如何学会尊重之道,最后总结全文,再次重申观点,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语言准确、生动,如在论述第三个分论点时,巧用排比,既增强了论述的气势,又显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