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爹”排戏记
作者: 向雯欣学校要举办“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晚会,于是,各班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咱班主任“胡老爹”呀,是资深班主任,最拿手的就是排练节目。这不,他又独树一帜出奇招,要自编自导《八老公公逛梅城》。
乍一听,大伙都笑了。每次举办此类活动,就数“胡老爹”名堂多。去年编导“八老婆婆”,刮起了一股“婆婆”旋风,今年换成“八老公公”,不仅人换了,连词、曲都换了,唯一没有变的是表演形式,还是以唱为主。
“胡老爹”挑选演员,其实也简单。不论美丑,不管高矮,也不分胖瘦,就一条要求,脸皮要厚,不怕出丑,不怕出洋相,要在舞台上能唱会说。最终千挑万选,他选定了包括我在内的八个男生。
“胡老爹”排练节目,与众不同。先做“分解动作”,也就是把节目分成几关,一关一关地过。
第一关是台词关。“胡老爹”先把台词分配到人,独唱、对唱、齐唱等标注得明明白白。十几分钟的表演,要记的台词不少,幸亏都是些有趣的俏皮话,如“老汉我古稀七十零,两鬓斑白挺精神,身强体壮能担担,上坡爬山劲冲冲”“面也不记得吸,碗也不记得洗,拿起个烟壶就走起”。参与表演的同学或独自记词,或配合着记词,几个回合下来,就都牢记于心啦。
第二关是唱腔关。表演唱,是有说有唱加表演的,唱的难度比说的难度要大。虽说每一段唱词只有四句,也好记,比如:“燕子桥头燕子多,桥头燕子舞婆娑,桥上行人传笑语,桥下流水唱欢歌。” 可是七八个男孩子,大多五音不全,各唱各的,有的调子还跑了十万八千里, 追都追不回来。要拉到一个调上来,不知费了“胡老爹”多少功夫。
第三关是步法关。既然是表演,那舞台上的步法,就与平时走路有些区别。“胡老爹”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十字步”,什么是“进退步”。说真的,这些名字,也许是他自创的,我们都是第一次听到。排练的时候,他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学。刚学的时候,笑料百出,由于走得不一致、不协调,不是谁踩了谁的脚后跟,就是谁挡了谁的道。“胡老爹”真的是排练节目的老手,不到半天,所有表演者的步法已基本到位。然后就是利用“过门”的旋律,进行队形的变化,只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轮廓就出来了。
第四关是表演关。这一关最难。大多数同学在表演时,还是“本色演出”——演自己,其实,到了舞台上,要演谁像谁。语气语调要是老公公的,动作表情要像老公公。腰要弯下来,膝要屈下去,背要驼起来,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是年老者模样。“胡老爹”手把手地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终于,每个人的动作像模像样了。
到了演出那天,八个男生,戴了头巾,画了胡须,添了皱纹,还在某个门牙上贴了一块黑胶布,一照镜子,活脱脱八个老公公。结果不出所料,《八老公公逛梅城》的演出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最终拿下了学校晚会第一名。
“胡老爹”排戏,排的是戏,演的是人生。他那积极的人生态度,年轻乐观的心态,是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够的。
湖南省益阳市平高学校
指导老师 周 晴
点 评
习作以班主任“胡老爹”指导大家排练节目为题材,新颖别致,富有生活气息。写作思路清晰,选角、排练、演出,三个层次衔接自然。从主体内容“排练”来说,台词关、唱腔关、步法关、表演关,环环相扣。结尾处“排的是戏,演的是人生”一句,使主题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