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 宋东辉

母题分析

1.整体解读

奋斗,代表着人们对未来成功的渴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意味着人们面对挑战时的勇敢和坚定。它不只是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有精神层面的升华。奋斗之于个人、社会和国家意义非凡。奋斗是人生永远的主旋律,是青春亮丽的底色。无奋斗,不青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2.题材分析

“奋斗”母题的题材比比皆是,需要用心去观察和发现。

撸起袖子加油干0

其一,可把眼光投向个人成长。描述自己或他人在学习考试、才艺比赛等方面的奋斗经历,展现奋斗所带来的成长与变化。如写为了体测过关,自己克服惰性,每天坚持早起锻炼,不断突破极限。也可寻找其他素材,如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运动员赢得比赛、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等,强调他们的成功在于不断奋斗和超越。这跟古人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脉相承,也跟初中语文教材和名著中的相关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如《送东阳马生序》展现了宋濂早年勤奋学习、努力前行的奋斗姿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只要敢于奋斗、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实现目标。

其二,可把眼光投向社会、国家发展。可以讲述团队、国家等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故事,体现团结协作的力量。也可结合时代背景,探讨特定历史时期或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奋斗精神,如长征精神、航天精神等。纵观历史,中国红军曾以“风雨同舟”的共同奋斗、“披荆斩棘”的顽强奋斗、“跋山涉水”的艰苦奋斗谱写了长征史诗。放眼当下,中国航天人栉风沐雨,赓续奋斗,坚持创新,使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华为公司坚持奋斗,逆势崛起,震惊世界。这些都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体现。

3.立意分析

“奋斗”母题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写作空间。可以从奋斗的对象(是什么)、奋斗的意义(为什么)和奋斗的途径(怎么做)多角度立意,阐述为提升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为达到某个理想目标,为获得某种真挚深厚的情感,自信奋斗、艰苦奋斗、持久奋斗、团结奋斗、快乐奋斗等;讲述用奋斗赓续传统精神,用奋斗点亮青春之光,用奋斗创造幸福人生,奋斗是人生主旋律等。可以通过描述个人奋斗经历,展现奋斗对于能力提升、性格塑造和梦想实现的重要性;可以强调团队成员通过奋斗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也为团队成功贡献了力量;可以将个人的奋斗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探讨个人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奋斗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真题回放

★2024年四川遂宁中考作文题目(其一)

青春的字典里,无“困难”二字;青年的口号中,无“阻碍”一词。年轻充满朝气, 青春孕育希望。青年当以奋斗之姿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风华正茂的你,将在青春岁月里写下什么呢?

请以“青春”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2023年甘肃武威中考作文题目(其一)

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以“踏出一条路”为题目完成作文。

★2022年辽宁营口中考作文题目(其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正处于大有可为之时。无奋斗,不青春。在祖国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每一个青年人都应以奋斗的姿态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以“奋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指导

“奋斗”这一母题意蕴丰富,关联主题广泛,写作空间巨大。应选择合适的文体,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情理并茂。

一、写主题鲜明的记叙文

如可以写自己参加学校机器人社团创意比赛的经历。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课余泡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蹲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从立项设计到比赛获奖,依靠团队合作、努力奋斗,抒写青春风采。总之,通过叙事重点展现奋斗过程,体现奋斗精神,文尾需有画龙点睛式议论或抒情。可采用小标题结构、“一线串珠”式散文结构等。

二、写论述严谨的议论文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是青年人的本色。如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如何奋斗”的角度确立三个分论点:致敬奋斗者,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致敬奋斗者,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致敬奋斗者,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从而论证中心论点:致敬奋斗者,学习奋斗精神,为青春增色,为人生添彩。

三、写别具一格的创新文

可以以演讲稿、书信体或剧本的形式等写作,进行文体创新。如写一篇思路清晰的演讲稿《无奋斗,不青春》,开头吸引听众,共鸣情感;中间讲述道理,层层深入;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再如给任正非先生写一封情感真挚的信,致敬华为在中国5G事业上的奋斗历程,感谢华为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希望华为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