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拾起一朵长绒棉
作者: 钟立春前年10月,我独自驾车穿越了广袤的新疆北部地区,层林尽染的胡杨林,秘境里的喀纳斯,牧羊人的可可托海,“神的自留地”禾木村,一碧万顷的赛里木湖……这些都让我流连忘返。而一次偶然的邂逅,更是为这次旅行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
那天,我在路边停车休息,一阵风吹来,一朵长绒棉正好吹到我脚边。我弯腰把它捡起来,觉得还挺好看,没舍得丢,就放在车里了。
旅行完回到深圳,拿着东西上楼时,电梯里遇见了楼上的一位阿姨,“这是?”她好奇地问。“一朵长绒棉,我捡的。”“哦,我是湖南的,第一次见到棉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看到阿姨很稀罕的样子,我就把那朵长绒棉送给了她。
又过了一个月,在电梯里,碰到阿姨,她和我说第一次玩棉花,软软和和的,里边竟然是有种子的。“是吗?”我表示自己没留意。阿姨说她把棉花种子剥出来了,准备第二年春天种一种。听她这么说,我觉得她真有心。不过,我又觉得这事儿不那么靠谱儿。
后来,因为我每天上班的时间和阿姨出门的时间对不上,便很少见到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渐渐忘记了这件事。夏季的一个周末,我又在电梯里碰到了阿姨,她神秘地说:“你忙不?不忙的话,等一下,我送你点儿东西。”
我还真想不出会是什么东西,直到看到阿姨手里拿着一株漂亮的棉花走过来。看到我诧异的样子,阿姨兴奋地说:“这就是去年你送我的棉花里边的籽种出来的。这枝棉花已经开过花,你看,这是棉铃,再过一两个月,这些棉铃就会炸开,露出洁白的棉花。”
我这才知道,春天的时候,阿姨在自家阳台上找了个大花盆,将几粒棉花种子小心翼翼地种下。看到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了几棵嫩芽,阿姨更是每天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早上阳光从东面照进来,她就把花盆搬到东边。下午阳光转移到西边,她又赶紧把花盆移到西边。在她看来,这些棉花植株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样,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渐渐地,棉花植株长大,绿叶茂盛,枝头挂满了棉铃。阿姨说,一共有三株,她留了两株,这一株送给我。
我心里一阵暖,怀着满心的欣喜与感激将它带回了家。听我讲述了关于这株长绒棉的前前后后,13岁的儿子说:“这株长绒棉估计想都没想过,居然在深圳开花结棉了,我们今年也把种子留下来,明年试着种一种。”还别说,他的这个提议真不错,我也很想试一试呢。
如今,这株棉花已经在我家的阳台上安家落户,它每一天都有变化,我的内心也跟着有所期待。当然,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想当初,它只是一朵被风吹落的长绒棉,巧了,吹到了我的脚下,而我也只是一闪念,就把它带回来了。又碰巧在电梯里遇见楼上的阿姨,并把它送出去了。没想到,这约半年的时间里,阿姨围绕着它忙碌着、期待着、欣喜着。而现在,它又回到了我身边,以一种崭新的、蓬勃的姿态和模样,继续着我和它的缘分……而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我随手捡起了一朵被风吹落的长绒棉。
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发生着类似的缘起,那些看似不经意又微不足道的事件或瞬间,其实蕴含着很多美好的开端。一念起,一念花开,愿你也有这样美好的缘起,并从中收获喜悦与满足!
赏析:这篇文章以“一朵长绒棉”为线索,串联起了一段关于生命、成长、缘分与美好的故事,传递出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和希望的主题,寓意深远,引人深思。细节描写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疆北部地区的风光、与阿姨的偶遇、阿姨细心种植长绒棉等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美好,也启示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