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心底的身影

作者: 陈卓灏

昏暗的灶台前,锅里响起“刺啦刺啦”的声音,葱油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坐在楼梯台阶上,看着灯光把那道身影拉长……就像卡通片里正在放映的动画剪影。

“来了,来了,贪吃崽儿!”一会儿工夫,外婆就从影子里走了出来,为我端上热气腾腾的炒年糕。我心满意足地望着外婆,欢快地品尝着美食。

因为爸爸妈妈在灵溪工作,不到1岁,我就寄居在赤溪外婆家。从小,外婆的话语就是我最熟悉的乡音,外婆的气息就是我最亲近的味道,外婆的身影也是我心底最美好的风景……

“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小时候的我调皮、爱哭闹,晚上总是不好好睡觉,外婆就念起儿歌哄我入眠。其实她不识字,也不会讲普通话,奇怪,只会讲闽南话的外婆是怎么学会这么“高雅”的儿歌的呢?妈妈告诉我,她回老家哄我入睡时常念这首儿歌,一遍、两遍、三遍……有心的外婆竟也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后来,外婆接手养育我,每当夜幕降临,“野牵牛,爬高楼……”的儿歌就从外婆带着闽南腔的乡音里缓缓流出,也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汩汩流淌。望着映在墙上怀抱着我的外婆的身影,我就神奇地不吵不闹,在熟悉的哼唱声里进入梦乡。

那时,每天早上四五点,当我还在梦乡时,外婆就起床去喂鸡喂鸭了。邻居们常常半开玩笑地揶揄她:“美真(外婆名),能不能把蛋卖给我们?”外婆总是笑着摇摇头,告诉大家这是专门养给小贝壳(我的小名)吃的。那时,每天两个水煮土鸡蛋成了我额外的早餐。外婆说,吃了本土蛋,才好长身体。

有一段时间,外婆很晚睡觉,好几次我起夜上洗手间,就会看到一道被灯光拉长的身影。她坐在方凳上,面对着满满一桌的商标贴纸,或是一堆贝壳,专注地劳作着。当时,有些商家把产品加工的一些零活交给农村妇女做,外婆也是劳作的一分子。于是,每天从早上5点多,到晚上10点多,她一头扎入活计中—— 穿贝壳或叠贴纸。有一次,我主动申请帮外婆叠贴纸,可没几分钟,我的右手就酸了。我嚷嚷着:“好累啊!外婆,你不累吗?”外婆笑笑说:“慢慢就习惯了。外婆多赚点,给小贝壳买好吃的啊。”劳作了一天,赚得并不多,却是外婆的心血与付出。“外婆,以后我也给你买好吃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过了几年,爸爸妈妈接我到灵溪读书。在灵溪,我时常想起外婆,想起她做活时的身影,想起她炒年糕时的身影,想起她哄我入睡时的哼唱……于是,回老家成为我时常盼望的一件事。每每回到老家,笑意盈盈的外婆就站在门口迎接,嘘寒问暖,浓浓的闽南乡音暖化了我的心灵。鲜美的海鲜宴,还有桌上的那碗炒年糕,是老家的味道,更是外婆的味道。

有首歌写道:记忆中的老人家,牵着我的手走过年华,将繁华写成故事,压在枕头底下。谢谢你,外婆,你就是我的光。记忆深处的你的身影,呵护了我童年的时光。你刻在我心底的身影,将永远陪伴我成长。

浙江省苍南县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 林 娟

◢ 推荐语

文章通过对外婆炒年糕、唱儿歌、夜晚劳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个温馨的生活场景中,很有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也突出了外婆对“我”的关爱与付出,以及“我”对外婆的感激与怀念。语言生动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情感饱满,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温暖和感动。

上一篇: 窗前那棵树
下一篇: 这份爱,照亮了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