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语言要简明

作者: 谢高通

第五单元 语言要简明0

单元要求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内涵。

2.把握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养成语言简明的写作习惯。

写作指导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也就是说,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啰唆,同时,表达的意思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换言之,语言简明是指语言表达简约而无冗余,明晰而无歧义。叶圣陶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那么,怎样做到语言简明呢?

一、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写作时要抓住主题,紧扣段落的中心,否则会导致语段表意不明。如端木良的《土地的誓言》第一段紧扣“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这一中心句,铺陈许多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事物,抒发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因此,语言简明首先要删掉那些偏离中心的文字。

二、避免词语重复,不啰唆堆砌

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重复,更不要堆砌词语。部分学生误以为用词越多,写出来的文章就越有文采,其实不然,因为意思相近的词语放在一起,会给人啰唆之感。正如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一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所以,要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中,做到不赘余;要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

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袁鹰的《井冈翠竹》中的一段话:‘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连用3个“去吧”、4个“多少”,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丰富读者的想象,增强语言气势。因此,这里不能为了语言简明而删去重复的词语。

第五单元 语言要简明1

三、善于概括,选短句,巧用代词

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只有将必要的叙述和适宜的概括相结合,才能使语言表达更简明,而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巧用成语、短句和代词。选用言简意赅的成语,不仅更具表现力,而且简洁明了。选用节奏感强的短句,简洁凝练,且读来轻松活泼。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运用短句,通过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藤萝花的对比,突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除此之外,还要适当地巧用代词,自然承接前文信息,避免啰唆。但需注意代词和被指代对象要明确对应,避免歧义。

四、坚持修改,锤炼语言

叶圣陶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著名散文家杨朔说:“我的散文是修改出来的,我的手稿总是改得密密麻麻。”中国现代文学家何其芳先生也说:“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因此,要想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且正确的信息就必须坚持修改习作,锤炼语言,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总之,语言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的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做到言简意丰、言近旨远,不能为了“简”而影响“明”,甚至出现歧义,让人误解。要做到语言简明,还需要多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表达力;多写多思考,提高表达条理性;多改多锤炼,提高语言凝练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wcz20250511.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慢下来,生活更精彩
下一篇: 别样的问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