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审清题,立足生活选良材
作者: 王敏原作呈现
成长路上的阳光
张峻祎
在我的上学生涯中,遇到过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让我懂了很多,但我始终忘不了的是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
王老师是一个年龄较大的老师,将近退休的年龄却还行使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王老师的上课风格很特别,也很有趣。(这样的开头是大白话,缺乏美感。应打磨语言,让读者一读倾心。)
王老师教我们知识不像别的老师那样“太死板”,而是会运用视频和拓展的方法,让知识进入我们的大脑。比如我们课本上的一篇文章,刚开始我们只靠读,用脑子想象,并不能更深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王老师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在网上找到文章的视频动画,播放给我们看,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至今记忆深刻。还有一次,王老师给我们讲“90后”听障女孩蒋馨柔学舞蹈的故事,也用了视频动画。我们都很喜欢这种讲课方式。(老师精选视频动画辅助教学,这一材料能体现老师教学的用心,但跟标题有什么联系呢?)
我最喜欢的是王老师的作文课,因为在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放开想象,也可以拓展更多的知识。比如我们上周的作文课,以“清洁工”为主题,让我们想想清洁工的身边会发生什么事。同学们大胆想象,整个课堂都处在一个欢乐融洽的氛围里。
哦,对了,王老师也会问我们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一次课上,王老师突然问我们教室外头的名人名言是什么?全班一阵沉默。王老师又问了教学楼门口的树叫什么名字?班里又是一阵沉默。王老师叫两个同学分别去看了名言和树名。后来我们才知道,王老师是在教我们学会观察。还有一次,王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写了一则名言,叫我们一分钟内背下来。一分钟过后,王老师叫了两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写完后老师说他俩写得全错。我们都很疑惑,他们明明一个字也没写错呀。王老师告诉我们,他们写的是没错,但她写的名人名言是错的,老师告诉我们要勇敢发问,善于观察。(教学生观察,教学生质疑,这样的素材是很好的,也值得写,但怎样写才扣题呢?)
这就是我的王老师,我成长的阳光。(这样的结尾只是单纯点题,没有情感的升华,立意就没有深度。)
升格指导
这篇习作是期中考试的考场作文,作者立足日常学习生活精选素材,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此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升格此文,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审题,另一个是选材。
审题需要对提示语字斟句酌。原材料中给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记忆”“这些记忆如同阳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两句,仔细推敲,我们可以提炼出“成长”“阳光”“滋养” 这三个关键词。“成长”意味着变化,要写出你原来怎样,后来因为哪个人、哪件事有了变化。“阳光”“滋养”意味着要选一些积极健康、正能量的素材,能让我们的心灵向善向美的素材。题目要求“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真情实感”,这两句强调要立足日常生活精选素材,写人叙事要突出一个“真”字。作者选写的记忆是师长的教诲,但审题时没能紧扣“如同阳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从而导致行文时没能紧扣标题中的“成长”“阳光”两个关键词,有些偏题。
选材需要围绕中心精心筛选。此文的中心应该是赞扬老师的谆谆教诲改变了“我”,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滋养,让“我”变得成熟了,但行文时,没有写“我”,而是写“我们”,偏离了中心。因此要立足日常学习生活,筛选出一些更合适的素材。
升格佳作
成长路上的阳光
张峻祎
您暖人心扉的微笑,似一缕阳光,伴我一路成长。(开头用比喻,把老师的微笑比作阳光,既巧妙点题,又富有文采。)
犹记得第一堂语文课,您用视频动画的形式给我们分享了“90后”听障女孩蒋馨柔学舞蹈的故事。(讲课的内容不是重点,故一笔带过。)
“按理说,极重度耳聋的人是不可能学好舞蹈的,可她却偏要挑战不可能,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成为北京舞蹈学院首位听障本科生。”您讲完后环视教室,微笑激励,“在座的各位耳聪目明,相信也一定能扫清学习上的障碍,把‘不可能’改写成‘大可能’!”您的激励就是我成长路上的阳光,自那以后,我的口头禅就由“我不行”变成了“我能行”!(老师的激励就是滋养“我”心灵的阳光,故而详写。最后一句扣“成长”,突出了“我”的变化。)
我最喜欢上的是您的作文课,几乎每次作文课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轻松惬意中长了不少见识。您说“我手写我心”,只要说真话抒真情就能成就佳作,清除了我们的畏难情绪;您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手把手教我们一字一句推敲升格,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

记得有次您突然让我们写出教室外走廊上的一则名言。当时我就傻眼了,天天从那儿走,却从来没有留意过。您微笑着教导我们:“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要做有心人!善观察,勤思考!”还有一次,您出示一则名言让我们一分钟之内背下来,可当我们一字不错地背下来后,您却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零分。原来您出示的那则名言是错误的,可我们却没有丝毫质疑,直接背了下来。您又微笑着教导我们:“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您的妙语箴言就是我成长路上的阳光,让我顿悟,让我反省,让我越来越成熟。(围绕老师的妙语箴言精选素材,突出“让我顿悟,让我反省,让我越来越成熟”,中心很明确。)
跟您亲密接触是那次上台讲课。您信奉“教学相长”,常给我们出难题——叫我们上台讲几分钟的课,您说能讲清楚才算我们真正学会了。为了讲好那几分钟的课,我精心做了课件,拿给您看。您给我提了许多修改建议,给我示范,教我如何注意语速、语调,精准把握重难点。您的耐心指导就是我成长路上的阳光,让我迎难而上,追光而行!(增添了老师指导“我”讲课这一素材,很新颖。)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于我,得遇一恩师足矣!忘不了您暖人心扉的微笑,忘不了您谆谆的教诲!您就是我生命中那一抹最灿烂的阳光!长大后,我愿成为您,也给别人带去阳光般的温暖。 (老师是榜样,长大后,“我”也要像老师一样,给别人带去阳光般的温暖。这样结尾,拓展了立意空间,很有深度。)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
点 评
在选材上,升格稿删除老师用视频上课这一素材,只保留了听障女孩蒋馨柔学舞蹈的素材,是因为这两个素材是重复的,保留一个即可。蒋馨柔是“90后”女孩,是近些年的时兴素材,更鲜活。升格稿增添了“老师指导我讲课”这一素材,由前面老师激励、教导全体学生,到直接指导“我”一个人,由“我们”到“我”,这样选材,更能体现老师教学的用心、细心,更能突出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在结构上,升格稿精心打磨了“您的激励就是我成长路上的阳光,自那以后,我的口头禅就由‘我不行’变成了‘我能行’”“您的妙语箴言就是我成长路上的阳光,让我顿悟,让我反省,让我越来越成熟”“您的耐心指导就是我成长路上的阳光,让我迎难而上,追光而行”这样紧扣题旨的总结句,说明作者审清了题目,重在突出老师的教诲如阳光般滋养“我”的心灵。
在人称上,称呼老师直接用第二人称“您”,好像在跟老师面对面交流,有利于感情的抒发,显得很亲切。此外,在详略的处理、语言的打磨上,作者也下了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