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塑造人物

作者: 叶炜

今年3月中下旬,我在东北师范大学驻校时,专门为创意写作专业的研究生们开展过三次包括传记、戏剧和长篇小说的写作工作坊授课活动。当时,我提到了文学人物塑造的三原则: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犯写。这是我在多年的长篇小说写作中一直使用的创作方法,所强调的无非是写出笔下人物的复杂性,力求避免文学人物的单一性。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文学人物当然也应该是立体的。从高阶的要求来看,中小学生的作文,也应该写出人物的多面性来。

在多年的创意写作实践、教学和研究中,我一直强调,人的身上是普遍集中了神性、人性和物性的,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性,应该是神性和物性的中和。在我们人类的世界,既有散发神性光辉的追求精神的人,也有物欲旺盛的追求物质的人,亦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凡人性四溢的人。我们在写作时,既要把笔下的人物视作“伟大”的人杰,又要把他们当作普通的凡骨。我相信只有如此,才能写出一个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

要贴着人物写,还要善于征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举例来说,我在写作《自清芙蓉——朱自清传》这本书时,就是这样做的。朱自清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学先行者、一名垂范后世的师者,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个勇于开拓的文学创造者。先生之风,令人敬仰。也因此,我在写作中不知不觉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我从小就喜欢写作,大学时期开始在文学期刊发表小说,至今已出版近20部长篇作品。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江苏师范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任教,其间,在上海大学拿到了我国第一个创意写作的文学博士学位。在坚持创作的同时,我边教学边从事现当代文学和创意写作的学术研究。在作家、学者、教师等诸多身份上,我和朱自清先生竟然有了令人惊讶的“重合”之处。当然,和朱先生的辉煌成就和高蹈境界相比,我差得自然不止十万八千里,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写作先生传记时,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真切的情感时时投射到文本中。

2024年4月,杭州

(叶炜,创意写作文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粉丝不敢催更的博主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