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热爱生活,学会观察

作者: 韩素静

单元要求

1.树立一个意识:只有写,才会写。

2.培养一种习惯: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独特的风景。

3.学习一个技巧:找到合适的模仿对象,在模仿中学习。

写作指导

写作是一个人的思想在舞蹈,锻炼的是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写作前,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第一,不要惧怕,尽管写起来,坚信“只有写,才会写”。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嘴巴在说话,微笑也是在说话,高兴时舞动的双手也是在说话……这些表达都那么自然。写作也是一种表达,不用惧怕,拿起笔写就是了。

作家余华曾说:“写作的捷径,只有一个字——写。”如同说话有“语感”一样,写作也有“手感”。写着写着,手感就练出来了;练着练着,写作的“童子功”就扎实了。因此,不要等待灵感,你要把写作当成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复盘这一天的生活,把一天的所见所感变成文字,留下当天的痕迹。

第二,调动“五觉”,观察世界,感悟生活。

生活中存在大量没有语言的诗,留心观察,即使熟悉的地方也会让你怦然心动。看,今天的天空特别蓝,蓝得似乎透明;听,今天的鸟鸣很清脆,那声音似乎穿透了天空;今天同桌的校服很干净,还有淡淡的清香……打开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把全身的感官调动起来,你会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一件事物。带着这样的眼光诗意地行走,细心观察,用心感悟,慢慢地,你心灵的眼睛就睁开了,语文的世界就会缤纷绚烂起来。

例如,见到多日未见的爷爷,你是否会敏锐地注意到爷爷额头上的沟壑?看到母亲蒸馒头时揉好的面团,你会不会联想到那案板上躺着的是一个个仙桃?看到牙牙学语的孩童低下头去嗅一朵花的芬芳,你是否会莫名地感动,想拍下照片,写一个文案发朋友圈?

第三,找到合适的模仿对象,在模仿中学习。

很多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作也不例外,可以从模仿句式和段落开始。例如,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你可以模仿其中的排比句和比喻句,表达你对事物的感情;学习了刘湛秋先生的《雨的四季》,你也可以模仿文章的结构,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去写“四季的风”。但,模仿不能仅仅形似,还需要深入了解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有人说:写作,是阅读下的蛋。是的,要想写好,一定要有阅读做铺垫。初中阶段,一定要大量阅读,每个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通过阅读比较,找到适合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去读,去模仿,你的作文便会有很大提升。

“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相信自己,只要写,就会写;只有写,才能写。认真观察,留心观察,把你独到的发现写下来,定能笔下生辉,字字怡人。

上一篇: 逆境飘香
下一篇: 从喜欢您开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