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搭建作文之路

作者: 刘正妮

写作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重要的语文能力素养。我们若想在写作中取得进步,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还应学会从课文中汲取灵感,深入剖析课文,发掘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现在,以写人记事的写作为例,我们来探讨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构建个性化的写作框架,顺利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转化。

我曾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以4人为小组,共同探讨同类课文,寻找其异同,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分析并构建课文的思维导图,推导写作框架。

一、在“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课中推导写作框架

“写出人物的精神”指的是要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和品质,通过对《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和《回忆鲁迅先生》三篇课文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一些方法。(如图1。)这些文章都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和追求。开头引人入胜,主体部分选材各异,细节描写丰富,使得整篇文章意味深长。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深入领会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选取合适的素材和运用生动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提升写作水平。

运用思维导图,搭建作文之路0

二、在“思路要清晰”的写作课中推导写作框架

学习“思路要清晰”时,我们比较学习了《再塑生命的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虽然都是写人,但它们的写作对象、事件、详略和顺序有所不同。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写作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使文章更具逻辑性和吸引力。写人分为写自己和写他人,如果是写自己,详细地叙述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运用“五描法”进行画面切割,更能表达真情实感。如果是写他人,比如写老师,可以选用多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安排好事件的前后顺序,处理好事件的详略问题,注意所选事件和主题的相关性,这样能更好地表达出情感及主旨。(如图2。)

运用思维导图,搭建作文之路1

三、在“抓住细节”的写作课中推导写作框架

学习如何“抓住细节”进行写人记事时,我们学习和探索了五篇课文。《老王》聚焦于肖像细节,《阿长与〈山海经〉》则突出语言细节,《台阶》展现动作细节,《卖油翁》描写神态细节,而《走一步,再走一步》则深入描写心理细节。这五篇文章中都有细腻的细节描写,但各有侧重。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当我们要表现人物的身材、容貌和服饰时,用肖像细节描写;要截取人物语言上的特别之处时,用语言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动作的突出特征时,用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殊微表情的时候,用神态细节描写;表现环境烘托作用的时候,用景物细节描写。(如图3。)

运用思维导图,搭建作文之路2

四、绘制思维导图作为框架,搭建通往优质作文的顺畅之路

掌握了写人记事的基本框架后,我们应将框架中的写作方法应用于具体的课文学习中,并绘制出课文思维导图。接着,依据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结合主旨进行修改和调整,最终完成写作。

在“思路要清晰”的写作课中,若选取了一件事,要写详细,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如图4。)

运用思维导图,搭建作文之路3

若用多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则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如图5。)

接下来,我们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要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写作分析:“那个影响了我的人”的写作对象是写他人,类似于《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运用多件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

运用思维导图,搭建作文之路4

上一篇: 生活中学语文
下一篇: 一片丹心永向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