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不平凡
作者: 陈灵歌回忆教过我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教我们做正人君子,唯独郑老师教我们如何“偷”,而且是光明正大地“偷”。
记得那是我进入七年级的第二个星期。一提起写作文,我们就愁眉苦脸,一节课过去了,也憋不出一段话。郑老师见此情景,就开启了教我们“偷”的教学之路。
她面带微笑,扬高了声调说:“今天,我们来学‘偷’。‘偷’什么呢?诗词歌赋、经典美文、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歌词……”从哪里“偷”呢?又如何“偷”呢?她很懂我们的心思,便接着说:“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课本,巩固练习册上的阅读文章,做过的试卷上的文章,校园内的标语,路上挂的宣传标语……”郑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学会积累,厚积才能薄发。除此之外,还要多观察生活,多思考,多记录,慢慢地就会有很多可写的事例。
她的办法如灵丹妙药,使我恍然大悟,原来我身边的写作资源这么丰富。真得感谢她,感谢她让我养成了“偷”的习惯。这剂“良药”治好了我的“病”,让我开阔了写作思路,丰富了写作素材。
这样教学有方的老师有谁不喜欢呢?
除了教我们“偷”素材,她还“偷”我的东西。
有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与我一起分析这次考试的得失。
她双手拿起试卷,仔细“扫描”了一遍之后,温和地询问我:“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科,你有什么好的计划吗?”我快速地回答:“要多做题。”“那你多做了吗?”我支支吾吾地答道:“还没……没有。”此时,我的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似的狂跳。
“不能光说不做,要赶紧行动起来呀 。”我满怀愧疚地抬起头,发现老师的眼睛清澈透明,如一泓清泉,给人无限希望。她的眼睛“偷”走了我的怯懦,“偷”走了我的自卑,偷走了我只说不做的懒惰态度。就在那一瞬间,我下定决心要立马行动,并且要做就做到最好。
每每想起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老师指引我学习,陪伴我成长,我就无比骄傲与自豪。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思源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 郑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