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延安
作者: 陈意涵之前,我对延安的印象,都来自书本。这次走出校园,来到延安后,我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革命旧址杨家岭,分为路南的中央大礼堂和路北的名人旧居两部分。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以后,这儿便成为党史上一处极具历史性的标志建筑物。走进窑洞,看一看伟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走一走伟人曾经走过的路,历史的车轮与我在此相遇,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甘泉县的雨岔大峡谷。千万年前,因一次强烈的地震,黄土高原出现了一条裂缝,经过漫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形成了这个奇特的大峡谷。说它奇特,是因它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石壁上会呈现出色彩变幻莫测的奇观。

去延安的黄河边走一走,最难忘的,是站在壶口瀑布的岸边,看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观,听黄河如雷鸣般的咆哮,感受它的排山倒海之势,我心中仿佛奏响了《黄河大合唱》的乐章。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当年八路军屯垦南泥湾,一把镢头一支枪,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如今这里建了大生产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感受到了什么是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清凉山位于延安市区东北部。当年中央印刷厂印刷车间就设在清凉山万佛洞,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凉山万佛寺的万尊石佛,其石刻艺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一路向上,指尖轻触摩崖石刻和文人墨宝,感慨无穷,仿若游走在历史长廊之中。
“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如今我看到的,不仅是革命圣地延安,还是充满精神、人文、美景、美食魅力的延安。它的历史永远不会被时间的长河淹没。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让我更进一步体会到红色基因对青少年的影响之深远。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
点评
文章首尾呼应,强调了读书、旅行对青少年成长的深远影响。文章既有旅行的清晰线路,又有作者的点滴感悟,真实地将作者的思考和感情融入一个个景点中。或引用、或化用名句及经典歌词,多层次、多侧面地解说,使文章中心突出,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