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离不开它
作者: 胡妤玥烟雨江南,黛瓦白墙,徜徉于黑与白之间,经久不息的琅琅读书声,触手可及的淡淡墨香,令人心旷神怡。

去书法教室的第一天,老师送了我一方墨砚。那小小的、黑黑的墨砚,带着淡淡的墨香味的墨汁,对我来说有种莫名的吸引力。据《述古书法纂》记载:西周时“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士人深感研墨费时费力,于是在清朝同治年间,谢崧岱认为“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古今递变,亦其势然欤”。终于,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试验,谢崧岱研制出了墨汁。
说到墨,便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徽墨。徽墨对原料、技术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前后多达20道复杂的工序。如炼烟一步,120碗桐油燃烧两天两夜仅仅能炼出8两烟灰,其间还需每半小时收集一次烟灰,一次失败就要全部重来,极为烦琐。打胶一步更是有着“轻胶十万杵”的说法。这样做出来的墨块,落纸如漆,色泽墨润,香味浓郁,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之美誉。普通墨汁仅有两年保质期,徽墨可保百年千年不褪色。徽墨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墨条在砚台上轻轻研磨,毛笔轻蘸醇厚的墨汁,在宣纸上留下古朴的痕迹。四溢的墨香向世人叙述中华文化数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宣纸上笔走龙蛇,一切都好似静止在这一瞬,让人独享这千年古墨独有的魅力。
月色皎洁,晚风轻拂,我坐在窗前,翻开字帖,铺好宣纸,在一笔一画间与墨汁相亲。闻墨香,领悟汉字独有的文化,坚守那一抹淡雅的古朴的韵味。
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
指导老师 田婉婷
点评
作者观察细致,将徽墨和普通墨汁进行比较,突出徽墨能够“千年不褪色”的特点。并通过引用《述古书法纂》中对墨汁研制的记载,向读者说明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突出墨的特征,生动形象。
上一篇:
永康国际会展中心
下一篇:
第五单元 论证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