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标题意为登高才能望远,与中心论点不统一。)

常人总是认为,“无所追”只会带来百无聊赖的兜兜转转。但依我刍荛之见,欲穷千里目,须登楼为基础,而万木竞争春又会带来彷徨。(开头的两句话有搭配不当、逻辑不通等语病,须修改。)“欲速则不达”,只有先经历“无所追”的沉淀,再去追赶他人,才能有追求的目标。(强调“无所追”,偏离题意。)在“被追”时,激发自己的竞争力与驱动力,才是抵达成功之道的正确流程。(对文题关键词的内涵理解不准确,表述较为啰唆,且逻辑不够清晰。开头可简洁地概述材料,引出话题,然后进一步解释“被追”与“有所追”之间的关系。)

正如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虽不免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之憾,“六朝旧事随流水”之叹,但倘若细细翻阅历史这本厚重的奇书,你会发现《阿房宫赋》中的重蹈覆辙,为每个朝代在生死轮回的兜兜转转中不断重复。(语句不通,重复,须修改。)痛改前非才是真——“九品中正制”让世家日益猖獗,隋炀帝改设科举取士;武将权势滔天,宋高祖便崇文抑武,改制武将。历朝历代就像在大海中没有灯塔的航船,无法改变根本的社会问题。但不正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兜兜转转,让我们在百舸争流的今日找到自己的目标和道路,从而“有所追”?甚至到如今,我国跑到全球前列,成为被追者。(论述过程有些混乱且存在错误表述。首先,“六朝旧事随流水”与后文举例逻辑联系不紧密,可删去。其次,隋炀帝设科举主要是为了打破世家垄断,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单纯针对“九品中正制”,表述不准确,历史也不正确。再者,崇文抑武是宋朝建立后的一系列政策导向,并非宋高祖一人所为。这两个例子与中心论点脱节,应换掉。)

在工业化的今日,我们难免面临着“有所追”与“被追”的问题。有的人设定了目标,却愈行愈远,纵然后悔不已,也已成定局;有的人在竞争下,压力愈来愈大,最终自暴自弃。对此,“无所追”所带来的沉淀,反而为许多人排除了许多错误选项,从而让目标与所追愈来愈清晰,对自己的未来反而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论述偏离中心论点,认为应该“无所追”。这段论证没有论据支撑,语言也不通,存在语病。)

青年应当有更多的“人间尝试”,从而有机会确立正确的目标,给自己的将来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正是这短短时间的“无所追”,让许多人体验人生百态,寻找自己的目标,并在“有所追”与“被追”中,找到人生的新起点、新终点。(结论进一步偏向“无所追”,属于偏题。)

◆升格建议

这篇作文的立意背离了材料的立场态度“最不可取的,就是一个人‘无所追’”。这是由于运用二元对立思维来审题立意时,把材料理解为有的人认为要“有所追”,有的人认为“无所追”也有可取之处。不少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教条地运用二元对立,在谈论“竞争激发潜能”时,大谈竞争的消极影响;在论述“有所追”树立目标时,大谈“无所追”也有一定积极作用。这种立意方向是不正确的。考生在升格时,要改立意为“爱‘追’才会赢”,进而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