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高效备考

作者: 窦银强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具有鲜明的“立德树人”导向,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选拔有用的“三观正”的新时代人才。可以说,高考作文考查的是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否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能否在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立足当下现实、融通古今资源、面向未来创新;能否在写作中选择具有时代精神和思想意义的话题和素材,思考其时代价值内涵,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命题特点

1.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文性

高考作文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多选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历史或现当代材料命题,特别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时政性材料,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力。当前国际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不断,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科技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题材料从太空之旅引申到科学探索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针对这类命题材料,考生要引申发挥、由此及彼、拓展深化,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同时也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而要回到“我们每个人”这一语境,使“抵达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观照。

2.命题要求重视真实感受和语文素养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立德树人”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核心任务,注重培养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更贴近考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导考生联系自我的时代责任与使命,围绕个人的真实感受和语文素养展开多元思考,进行个性化表达。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作文的限制性要求,确立自己的基本观点,完成写作任务。如2024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的材料是如何处理好“相处”“交流”“相遇”,这是当代青少年成长中要面对的“时代”问题。命题材料意在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正向的“新时代”人际交往理念,关键句“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直接指明中心论点和写作方向,引导考生通过坦诚交流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树立理性的成长观。这些都是命题所要求完成的写作任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3.命题核心是“三个贴近,三个联系”

高考作文命题的核心是“三个贴近,三个联系”。“三个贴近”,即贴近时代变迁、贴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贴近考生生活实际。“三个联系”,即联系青年的时代责任与使命;联系自我的个性化表达;联系文化自信,立足当下现实。如2024年北京卷作文题“打开”,导语提示了三种情境:“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并以开放式结尾提示考生可以自由展开联想。三种提示的情境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既贴近考生成长经历,又拓展联系到国家科技创新的前沿;既有利于考生快速建立生活经验与作文题目的关联,又启发考生关注自身生活之外的更多的“打开”,展现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生活体验。其实2024年7道高考作文题都深刻地体现了“三个贴近,三个联系”,这也是今后高考作文复习的基本方向。

高效备考

1.明辨是非,关注时事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育人的源头活水,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引导考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思考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考生平时要多读一些富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书籍,修养品德;关注国内国际的风云变幻,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要多积累一些正面的、积极地、向上的时事热点素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写作时方能得心应手。如2024年上海卷作文题强调客观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在判别事物真假、区分事物高下方面有着客观、合理的“度”;而这个“度”可以让人们全面地、深入地辨析和掌握客观事物。这就要求考生用正确的态度来使用“认可度”处世,不应让“认可度”成为偏见的出发点。

2.立足自我,勇于担当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作文命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而是站在当今时代变幻莫测的高度,贴近时代变迁、贴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贴近考生实际生活。这类作文题强调承担时代责任与使命,注重个性化表达。考生写作时要能够联系自我并超越自我,写出个人的真实感受,展开多元思考。如2024年天津卷作文题和2023年一样,具有鲜明的“立德塑形,修养品德”的特点,从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的高度来提示考生要明辨是非、去芜存真,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找准生活方向和价值定位。

3.考查基础,展现素养

读懂命题材料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基础能力。高考作文低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把握命题材料对写作的潜在限制性要求,或没有读懂命题材料所涉及的内涵,又或没有把握住命题材料中几个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考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如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的两则材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要读懂命题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准确把握其内涵,就需要具备审准题、立准意的语文基础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