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万里路,斩破千重雾

作者: 夏心怡

自古“行万里路”,皆青年成才必经之途,以万里长路正心诚意、历练己身。然而今日青年将旅游打卡标榜为“行万里路”,乃蟪蛄之见。若为鲲鹏,当躬行万里路,以眼界与经验破未来之迷雾。

诚然,旅游打卡亦有其得,可见苍山泱水,可望海晏河清,从繁重学业中抬头片刻望向无垠苍穹,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触碰人间烟火。然而,这种快节奏、任务式的旅游,并非“行万里路”的历练,而只是得片刻享受与放松,并不得“躬行”的要义。

行万里路,开拓眼界。行万里长路,要看升平歌舞、烟柳画桥,亦要着水尽鹅飞、民生疾苦。行万里路,是一条广泛学习的路途,亦是一条认识世界的旅途。容闳行至彼岸,看罢西洋先进,归来实业救国;苏朕行至乡野,望尽油盐柴米,建设一方乡镇。行万里路,是开拓眼界,亦是明达己身。谢公之旅行知山水,梦溪之宦游长见闻。我们在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得以重塑生命的价值与追求。“行万里路”是拓宽眼界、寻找自我之旅。

行万里路,脚踏实地。行万里长路,是一种深入社会的实践,通过扎实实践,收获深刻体验和丰富经验,为来日开疆拓土提供能量。魏源曰:“披五岳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脱离实践,一切都会变得苍白。若无王信水穷山恶水间的不懈探寻,何来地质科考的腾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万里路,以脚踏实地为要。知行合一,方得经验之隋珠,可于雾霭流岚中辟出前路。

躬行万里路,斩破千重雾。眼界与经验并驾,理想同实践齐驱,则可悟万里路之真知,斩迷雾之洞开。这才是我辈对“行万里路”应有的理解。俯察此时,“特种兵式旅游”之浅尝辄止,看到的只有人间繁华,享受的是世间美好,而非真正的“行万里路”。我辈需培养行万里路的耐力、探索未知的好奇、贴近生活的洞察、付诸实践的无畏,则可使前路雾障尽除。

躬行万里路,在开眼看世界中丰富心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树立境界博大的三观。伐竹取道,前路雾散,扶摇而上。

【广东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班】

◆点评

本文开篇破立结合,行万里路可“开拓眼界”,需“脚踏实地”,破打卡式旅游之肤浅,旗帜鲜明。选材丰富,论据个性,如容闳、苏朕、王信水等,实现“人无我有”的陌生化效果。语言表达有文言味,化用灵动,令人称妙。

【张波涛/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