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寓哲理,展现思辨
作者: 刘淑玲1.提升思辨层次
高考作文题有时陈述的是一个事实,但考生不能就事论事,要提升思辨的层次,从“特殊”推及“一般”,从“事实”中提炼“事理”。
2.补全逻辑链条
考生提炼出的“事理”有时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其缺位处往往是命题者预设的思维考量点,考生需对此展开事理推理,补全逻辑链条。
3.转换思维方向
命题者在文题中不可能穷尽事物发展的所有情形,这就为考生的思考预留了空间,考生可以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要想说透事理,思维必须深刻;要想论证严谨,推论必须闭环;要想见解独到,视角必须独特。考生要以“升”“补”“转”等方法,巧寓哲理,展现思辨。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今,不少中小学生都有一周每天每个时间段的自律打卡本或自律打卡表,用各种颜色标记全天时间轴;一些青年参加了诸如30天运动打卡训练营或百日阅读自律营,每天标记这是完成的第几天,距离目标还差几天;一些成年人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来控制摄入的热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但也带来了一些思考: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量化?人生必须量化吗?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思维分析】
这是一则社会新闻现象类作文材料。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频繁使用各种软件量化生活,通过数据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从而更好地管理自我、调控自我。“量化生活”的选择不仅是因为个人追求,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量化生活推动着个体向前,这无可厚非。但要量之有度、行之有道,生活不该被困在量化的数据里。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体验的生命,鲜活的人生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把握好生命的自主性,才能“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量化的是效率,而非生活,我们的生命中除了数据,还有天地、山水、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