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模式:织密反诈保护网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由广撒网式的“盲骗”向精准化诈骗转型,迷惑性、隐蔽性不断增强,令人防不胜防。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反诈力度,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紧盯电信网络诈骗追赃挽损问题,创新打造“急速+”模式;山西太原138家成员单位组建了反诈联盟,分类组合形成反诈宣传、打击、治理3个联盟矩阵;陕西铜川公安部门与运营商携手推进“打猫”“断卡”工作,警企联动完善反诈格局。各方合力,将防诈反诈的保护网延伸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筑牢“防火墙”。

新动态、新表现,各部门“联合作战”,科技赋能助力全民反诈:国家反诈中心APP上线,累计向群众预警超3亿次;96110预警劝阻专线开通,依托反诈机器人智能语音交互实时通话处置能力,对受害人发起主动保护;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并通过12381短信端口第一时间发送预警短信……科技助力,不仅将反诈保护网织得更密,而且实现了关口前移,以有针对性的科普预警让诈骗分子的花招充分暴露,帮助群众把“钱袋子”守护得更安全,展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素材解读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天下无诈,是人民群众心之向往。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继续严打高压、严密防范,增强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反诈能力,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效能,就能更好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适用话题

科技赋能、创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