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国工匠
2024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彰显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把大飞机的零部件精度由99%提高到99.99%,且数十万个零件从未出现一件次品;高铁手工研磨空间仅有0.05毫米却实现零误差……从遨游苍穹到下潜深海,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从国之重器到超级工程,大国工匠“高、精、尖、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建功扬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素材解读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当前,技能成才之路前景广阔,广大技能人才报国正当时,要以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榜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业中打头阵、挑大梁、当先锋,书写精彩答卷、绽放出彩人生。
适用话题
工匠精神、知识、技能、创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