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题月生活法”重掌生活

如今,“主题月生活法”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这是一种以月份为单位,设定不同的主题,平时一有空闲,就优先围绕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和自我提升的生活实践方法。主题可以是兴趣爱好、技能学习,也可以是生活习惯改善、文化探索、健康挑战等多元化领域,目的是通过探索和实践,实现对选定主题的深度认知与掌握,同时赋予日常生活新鲜感与目标感。为此,需要实践者本人严格自律、战胜惰性,超越过去的自己。它通过细分时间维度,将大目标分解成可执行的、看得见的小任务,让人在短期内能看见明显的结果,进而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而每个月变换的主题也让生活充满新鲜感,避免了日复一日的单调乏味,让人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也享受探索新事物的快乐。

不过,面对“主题月生活法”的升温,还需理性看待其背后的问题与挑战。比如,有的实践者缺乏主见,随波逐流;有的为主题而主题,有“拗造型”之嫌。其实,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去定义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实和有意义的。比如,去年以来,用“贯口”方式给游客介绍颐和园四大部洲的保洁员张旭,以及操一口流利英语为外国人指路的北京环卫大姐张建娜,相继在社交平台走红。他们的相同点是,十多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深耕兴趣爱好,锤炼自己的“一技之长”,不仅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实现了精神丰盈,还能为从事的工作“添彩加色”。比如,“90后”作家海漄,本职工作是一线银行基层员工,经常是“996”的节奏,他硬是靠着在8小时之外“挣脱现实的引力”写作,成就了科幻作品《时空画师》,并一举摘得雨果奖。

素材解读

“主题月生活法”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这些生活中的小变化,鼓励我们在单调、忙碌的日常中找寻生活的乐趣,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每一个主题月都给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自己、发现世界的机会,让我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充满活力和期待。人生的成长,始于自我觉醒;人生的进步,始于自我改变。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时间管理高手,牢牢把握人生主动权,大胆实践自己的生活方式,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适用话题

突破自己、发现世界、培养习惯、探索实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