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自证预言,开创光明未来
作者: 程文燕自证预言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证明自己的预言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你预设自己或他人是怎样的人,你的思考模式、行为都会不自觉地往符合自己预设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得出一个“符合”自己预设的结果。其实,自证预言只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工具,用得好能够促进自我发展,用得不好却会给自己的发展设置重重障碍。自证预言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自信之风发于胸臆,理性之泉流于行为。对于自证预言这种现象,我不由感叹:越是壮阔时代,越要懂得自信的弥足珍贵;越是瑰丽岁月,越要懂得践行理性客观的精神。一言以蔽之:用好自证预言,开创光明未来。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用好自证预言,在于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千年前的诗仙李白早已为我们的人生发展指明了方向——自信。迈向成功之路,必定荆棘丛生,自信在这条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我们面临困难挑战时,不应望而生畏,而要给予自己信心,在心底为自己打气:我一定能做到!登山者首先要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信心,即便未能如愿以偿,但将过程中的风景尽收眼底,又怎会有遗憾呢?我们要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清风徐来,朝日烨烨。用好自证预言,在于理性。
社会是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社交是必不可少的,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理性。春秋时期的“管鲍之交”,鲍叔牙没有因为自己曾经与管仲交好而过誉他,也没有因为曾经与管仲敌对而诋毁他,反而是在齐桓公面前客观举荐他,最终成就齐国霸业。但是我们身边也有着许多反面例子。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汤姆因为无赖尤厄尔的污蔑而无辜惨死,尽管他善良勤劳、干干净净,却逃不脱别人对他的偏见。这部小说告诉了读者一个深刻的道理:顶级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见。而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偏见一旦形成便不好消除,我们不能因某件小事而去全盘否定他人,要真正做到理性客观、公平公正。
明星荧荧,皓月朗朗。用好自证预言,开创光明未来。
《小窗幽记》曾言: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而作为“晔晔如扶桑”的华彩青年,唯有用好自证预言,方能拨开人生的幽暗,收获前途的清耀明朗;才能于青春征途风狂雨急时坚定站立,收获人生的霁虹日晞;才能创造泱泱华夏的辉煌星河,绘就大同世界的锦绣图景。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揆诸当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用好自证预言,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向着自己预设的方向努力,不惧重重险阻,“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