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的“面子”与“里子”
2024年7月,围绕高考录取通知书的话题广受热议,并引出高校“面子”与“里子”的争论。有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主打“科技范”,所用纸张为高性能间位芳纶纸,若用紫光灯照射录取通知书背面,它将华丽变身为“知识殿堂”“未来之门”;有高校所用材料为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件使用的高性能钛合金,寓意学子开启“宇宙之门”;有高校注重“历史感”,表面用烫金线描摹出高校不同历史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厚重与隆重融为一体……这些录取通知书如一面镜子,照出高校的别出心裁。但也有高校误把“录”字打成了“寻”字,紧急发布更正声明并致歉;有高校误把“报到”写成了“报道”,引来舆论批评;更有高校“不识日月”,误把报到时间“9月6日”写成了“9月6月”……这些录取通知书上的一字之差,谬以千里。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下功夫有利于高校与学生之间快速地加深联系、建立感情。相较“卷”五花八门的“面子”,高校更应该做精做细录取通知书的“里子”,切忌再犯诸如印错字这类低级错误。
素材解读
录取通知书的“面子”固然重要,但更大的“里子”——高校精研学术、精进教学,可能是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更看重的“内核”。一纸录取通知书,见证了学子们寒窗苦读的奋斗。愿高校在做足做强“里子”的基础上,用一份特别的心意、新颖的形式给学生们留下“有面子”的回忆。
适用话题
面子与里子、教育质量、别出心裁、内核实质
上一篇: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的追梦之旅
下一篇:
论证事理相融,构思合理严密